雨都漫步|生猛迷幻的港都夏夜
出生於基隆的張惠媛是「雨都漫步」的成員之一,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因著對家鄉的認同,紛紛投身在地文史的導覽行列。張惠媛眼中的基隆夏夜,除了最具代表性的崁仔頂漁市拍賣、盛夏中元祭的放水燈,還有基隆特有的一股閒適自得的氣氛。
基隆人的海派性格
相對於冬季濕冷連綿的細雨,港都的夏夜似乎顯得更加熱絡。海洋廣場上人們無所事事吹著徐徐海風;巷弄裡,店家在騎樓擺上幾張桌椅,人們就坐在街角啜起咖啡,或開瓶啤酒大啖熱炒。張惠媛說:「由於早期基隆人多半從事討海或煤礦開採這類高風險行業,我所接觸到的老一輩,多半擁有海派樂觀、及時行樂的性格,且豪邁的個性讓他們樂於分享,有時導覽途中或走訪店家,一些路過的在地人就湊過來,熱情講述自己的兒時經驗。」
張惠媛觀察,這種在街頭就吃喝起來的悠哉氣息,或許與基隆人緊密的社群性有關,以前委託行(買賣外國貨的地方)最興盛的時期,整條街會一起辦尾牙;基隆在地的宗親會也很團結,每年各姓氏輪流舉辦中元普渡,延續一百多年歷史的傳統,這全仰賴各大宗親會強而有力的向心力。
有山有海的自然城市
海派、群聚力強,體現在今日的基隆,就是夜裡大夥聚在一起喝酒、吃熱炒、唱KTV,或相約酒吧小酌一番,共譜熱鬧喧嘩的基隆夜生活。然而談起張惠媛自己的基隆夏夜,或許因為小時候爸爸都會帶她們到海門天險的砲臺踏青、到七堵一帶的溪流抓魚,直至長大以後,雖然平日在臺北報社上班,每逢假日回到基隆,張惠媛最喜歡的還是往戶外跑,「可能基隆的路較小、樓房沒這麼高,回到家鄉彷彿就能消磨掉大都市的緊繃感,想放鬆的時候我都會去看夜景,一個人有時買些零食就跑去坐在碧砂漁港的海堤上吹風看海,其它還有外木山、潮境公園的101 高地、基隆地標虎仔山,也都是基隆人夏季看夜景的去處。在這座三面環山的海港城市,上山下海都很容易。」
跟家鄉一起越變越好
即便聊起家鄉能夠侃侃而談,但張惠媛並非從小就對基隆有這般強烈的歸屬感。基隆因為開發早,顯得幾分老舊,又在九零後發展停滯,童年時期張惠媛看出去的基隆,曲折的街道總是幽暗又充斥著各種雜味,騎樓地板也是一如往常的又黏又髒,加上基隆鄰近臺北,讓她更容易拿大城市與自己的家鄉比較,她甚至暗自抱持著「若考上基隆女中就要休學」的決絕想法,一心渴望逃離家鄉。
如同艾克猴酒吧老闆Eddie 所言:「這是基隆人的宿命。許多基隆人高中就到外縣市通勤念書,每日清晨5、6 點就起床趕車,夜裡再搭末班火車回來,有時回家就只是睡覺而已。遇上濕冷冬季,一早裹著厚外套、穿雨衣帶雨傘,通勤到臺北後卻放晴,簡直突兀得像個瘋子。」大抵是都會的晴朗光鮮,造就了年輕一輩的基隆人總對家鄉夾雜著既恨又愛的複雜情緒。
果真考上基隆女中,卻被家人說服繼續升學的張惠媛,在大學時期終於來到臺北念書,研究所與工作也棲身臺北,因對家鄉陌生,即便放假回基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就連假日也寧願待在臺北與朋友相聚。直到近年,回過頭來望見家鄉,才發現這座被山海包圍、生猛有力的城市如此獨特,她開始會騎車亂繞小路,認真看待生她養她的家鄉之土。
基隆這幾年越來越多年輕人回鄉,張惠媛認為,他們不一定是抱著衣錦還鄉、光耀門楣的心情,微妙細膩的內心感觸也許比較像「回到家鄉、跟自己的家鄉一起打拚,跟基隆這塊土地一起越來越好」。
屬於基隆的夏夜路線
早年基隆港的吞吐量大,雜貨船進港後,得仰賴大量搬運工人協助卸貨;當大型商船一靠港,負責吊貨櫃的橋式起重機便得不眠不休地將一箱箱貨櫃從船舶卸下,再由貨櫃車司機載運至儲放區,好應付接續而來的船舶。港口的興盛吸引了大量人潮來此謀生,加上勞力工作薪水不低,下工後人們自然想找地方放鬆一下,市區便興起許多通宵達旦的熱炒店與KTV。
另一方面,基隆因開發歷史悠久,有暗藏在市街小巷的清代官道、日治時期開鑿的防空洞,還有從清朝便興起的崁仔頂漁市場,在夏夜探訪別有氣氛。
位於孝四路的三姊妹即便沒招牌,內行人依舊輪番報到,且不同於常見的熱炒菜色,這裡有許多下酒炸物,老顧客主推魚皮酥、豬肝酥、酥炸到連蝦殼都能吃的蝦仔酥,另還有牛蒡甜不辣與咖哩牛肉,也都是深具基隆特色的菜式。 只是隨著基隆港逐漸沒落,熱炒店的主力客源除了勞工之外,更多了在地年輕族群。步上二樓,幾乎包場的年輕人說:「店裡阿姨很親切,在這裡可以大聲講話、大肆喝酒,而且東西好吃平價,來三姊妹就是很放鬆啊!」 |
|
來到基隆市街一棟陳舊的大廈,一樓電梯旁張貼了各式娛樂場所的招牌,其中有客人得遞上手寫歌單、上臺唱歌的老式卡拉OK;也有一般包廂式的KTV,當然也不乏一些「做八大」的場所。鄭老闆說:「從前紅蘋果也是做八大的,當時從交流道下來,最有名的就是我們以及同一棟樓也是水果系列的紅番茄。但我接手後就改成單純的KTV 了。」轉型後雖改名為「流行網」,基隆人仍慣稱紅蘋果,由於價格平實,假日一人歡唱三小時僅要150 元,免包廂費又提供簡易炸物,因此來客多為學生,環境也相對單純。 鄭老闆是臺中人,因為爺爺來到基隆碼頭工作直到退休,叔叔目前也還在港都開貨車討生活,他也因此北上做生意,基隆幾乎是他的第二故鄉。被問及還習慣基隆嗎?他說:「基隆就是非常潮濕啊,而且屬於較古老的城市。但這裡與自然很親近,之前窗外招牌還未拆,常有前來築巢的黑鳶每天來叫我耶!」值得一提的是,從紅蘋果再往上一層到頂樓,即可飽覽基隆市區夜景,唱累了不妨來這透透氣。 |
|
隱身巷弄,來到一間2015 年開設的酒吧,店內近六百多種品項的洋酒整齊排列,以威士忌為主,萊姆酒、琴酒、精釀啤酒為輔。這裡是在威士忌品酒圈小有名氣的「艾克猴」。 艾克猴老闆Eddie 認為,在基隆無論是熱炒店、KTV、新式飛鏢酒吧,要取得酒精似乎很容易,但他希冀提供基隆人截然不同的選項──一處真正能品酒、能沉澱放鬆的地方。於是從城市回到家鄉,相繼開設咖啡廳與酒吧。 對品酒有所堅持的Eddie,對基隆的歷史更是如數家珍。從基隆最早的漁村樣貌,談到清領時期的煤礦開採、中法戰爭、鐵路建設,到日治時期基隆港的興建、田寮河與旭川河的疏濬,以及繁榮貿易隨之而來的蓬勃娛樂業──彼時的歌舞伎町與料亭,再到越戰時期美軍將基隆作為休憩港的歷史脈絡,他都瞭若指掌,為艾克猴平添一股人文氣息。 |
|
基隆的防空洞多達682 個,密度之高,與昔日居民的生活也息息相關。早年基隆人會在熱天到防空洞午睡、兒時會到防空洞玩捉迷藏,元宵節則鑽進洞裡提燈籠、舉火把,甚至以前還有牛肉麵攤就直接在洞內擺設桌椅做起生意。 後來許多防空洞長年無人管理,部分居民在裡頭堆放雜物或逕自把洞口封起。其中位於獅球嶺砲臺附近的「百年防空洞」,因當地里長有心規劃,安裝照明並於廊道設置老照片,讓這條於日治時期供基隆衛戌醫院病患躲避空襲開鑿的地道,得以再次被民眾親近。 |
|
午夜1 點來到崁仔頂,街道外圍已停放數臺冰塊車,這座陸上的海底不夜城正要如火如荼展開。作為北臺灣最大的漁獲批發地,甚至連南部蚵仔寮的漁獲也往這送,鯖魚、鮭魚、甜蝦、白帶魚,目不暇給一字排開。 漁獲主要聚集的孝一路,一側為四柱三窗的古蹟建築,一側則是路橋連通的公共樓房,難以想像的是,公共樓房與孝一路的正下方,昔日曾有旭川河淌流。 清朝時期漁船從港灣駛近河岸,將漁獲搬置到河川兩側臺階上,遂有了「崁仔頂」的稱呼(臺階的臺語為「崁仔」),爾後旭川河加蓋,才成為如今的樣貌。 民眾夜訪崁仔頂,除了零買漁獲,還可欣賞獨特的拍賣文化。義隆漁行的老闆、漁市聯誼會會長彭瑞祺提及,負責拍賣的糶手要學會觀察氣象,才懂得開價的脈絡,包括當日濕度、風向,都會影響漁獲品質、數量與價格。這項透明公開的拍賣制度到日治時期才統一,早在清朝,商家與買者可是兩手蓋著布,端看底下手指怎麼捏、哪個關節代表多少錢來買賣成交的!且早年缺乏冷凍設備,多半會將漁獲醃漬或煮熟保存,直到冰塊普及後才能鮮賣。 崁仔頂在午夜前就有餐廳業者前來挑魚,凌晨1 點才逐漸熱絡,直到3、4 點達到巔峰,整條街道喊價聲此起彼落,人潮滿滿。有些在地人半夜睡不著便來這裡走逛,順道吃點附近的鰻魚羹、炭烤三明治,度過屬於基隆人的生猛夏夜。 |
|
深夜來到位於市街的官道,高掛的燈籠別具迷幻氣息。這條僅三米寬的小路,在清代卻是經商、通風報信、馬車頻繁來往的大道,並成為基隆市街的發源地。由於發展得早,製香、金紙鋪、糕餅鋪、中藥行、擇日命卜館,關乎生老病死的產業都在這裡,巷底的福德宮更是早期居民宗教信仰的聚集地。 |
文 李盈瑩
攝 王正毅
鄉間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