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生活就不會迷路的城市
水氣在遠方的海平面上,形成一朵朵如空中樓閣般的雲塔。這些蓬鬆軟綿的雲塔,是花蓮夏日傍晚最常見到的景色。因為日夜溫差大,海上的對流打造出巨大濃積雲,它們被中央山脈遮擋住的日頭餘光照射,邊緣越加潔白明亮。
這座城市向著大海,鎮日陪伴的蔚藍入夜後也逐漸成為墨青。然而在日光全然淡去前,這裡並沒有浪漫的夕陽密語,也無法用耀眼金黃來告知一日將盡。向東而生的人們,各自有感知夜晚降臨的方式。也許是海風與山風的交換,悶熱街道忽然吹進一抹涼爽,大家紛紛走向海濱。這座沒有西晒的城市,擁有最柔和的傍晚時光,是島嶼中央山脈的贈禮,為花蓮的夏夜展開序曲。
夏是一種蓬勃的姿態
本名林書寧的大書熱愛手作生活,她總是窩在自己的工作室「大書STUDIO」埋頭幹活,這裡是她的思緒與手藝展現的舞臺。工作室正中央有個天井,天井裡的光影變化,讓她可以得知一天時序。
「其實我不是個特別喜歡外出的人,但夏天有光的時間變得很長,那樣就會讓人想做更多事。我會把一件外出的待辦事項當作目的地,而途中經過的地方、遇到的人就會像在城市裡小旅行。」大書的夏夜散步不是習慣,也不算個人嗜好,但每個人總會因為季節有一些轉變,這些轉變也跟發生的時空有關,對她來說,夏夜因為花蓮才存在。
「我在高雄長大,大家對高雄的印象應該也是海洋城市。但我們不常去海邊,夏天晚上最常做的就是在家開冷氣看電視。直到搬到花蓮後,我才真正感覺到海。」由於海濱近在咫尺,夏夜裡人們將生活的範圍延伸到海岸。如果有心事得徹夜長談,那就提著兩罐啤酒面對星空坐滿整夜。或是一群人不知道要去哪用餐,隨手打包食物來到海邊,天南地北邊吃邊聊。「最重要的是花蓮夏天晚上不會熱。雖然白天高溫,但是一到夜裡就立刻降溫,有時睡覺甚至不用吹電扇。」這是都會生活無法想像的福利,在花蓮每到傍晚,當海洋與陸地之間的溫差交錯,形成對流驅散市區的悶熱。「這個城市的尺寸非常剛好,騎單車到哪裡都不遠。夏天的晚上有時我會騎很久很久,因為吹著風、聽著蟲鳴,真的非常舒服。」
用心生活的樸實夏夜
大書2009 年正式移居花蓮,原本只是想要短暫的放空,選擇在一間民宿擔任小管家。但不久後她就了解為什麼人人都說花蓮是生活的地方,「最起碼在這裡,你不會因為穿著就被決定價值。」曾在高雄與臺北工作過,她對於都市裡相對擁擠且崇尚功利的環境感到心煩。「我選擇的或許不是最好的生活,但卻是想要的生活。」現在大書經營著小小的工作室,用真誠細緻的手藝對待布製品,包括訂製衣物、為舊布料找到新用途,也提供手縫車縫等教學課程。
也許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獨特的夏夜節奏,但生活在花蓮,人可以打開感官,清楚地發現日光轉移、氣溫變化,看見大地隨著季節跳出不同舞步。「來到花蓮後,我才知道對我來說,自然是一個無法被取代的東西。」是山與海造就了花蓮,而這裡的夏夜生活節奏,也只是人們配合著山海在不同時節共生罷了。
「雖然夏天晚上也是觀光客最多的時候,但生活在這裡的人都知道怎麼避開喧鬧。」花蓮的夏夜,並不像廣告或宣傳品中只有煙火或是震耳欲聾的演唱會。它有眾多面貌,那是快速經過的遊客無法體會的。你必須生活,用心的生活,就像大書一樣在這裡生活許久,她的夏夜平淡樸實,簡單卻美好,如同這個山海小鎮最初的模樣。
屬於花蓮的夏夜路線
大書的夏夜路線與其說是以空間連結,不如說是由生活片段和周遭友人,串聯成她對這個城市的需求與理解。有時她選擇去散步、喝杯咖啡,再晚一點就做道菜去朋友家一起分享。偶爾也會興起念頭,參加從來沒聽過的主題演講。
這個城市因為適合生活,許多小店也以經營者的生活哲學打造。沒有五光十色也沒有浮誇虛華,花蓮有的就是恣意閒散,與不吝惜綻放真我的自由氣息。
夏是一種蓬勃的姿態,鼓舞大書放下手上針線。在星星亮起之後,月亮西沉之前,她決定出發讓濕潤的空氣沾上肌膚,起始旅程,沒有目的。
穿越花蓮市的美崙溪,從七腳川山下流出,途經15 公里來到城市的邊緣,在美崙山與繁華市區之間,瞭望著遠方的燈塔入海。這裡是花蓮最容易被遺忘的祕境,蜿蜒水道、翠綠河濱,豐富的自然生態,雖然不同於壯麗山海,仍帶給徜徉其中的人們無限舒暢。 傍晚時分來河濱步道散步的人不會太多,大書喜歡從工作室走向河堤,那裡正是美崙溪入海前的最後兩公里。河面平穩,綠岸寬廣;鑽過中正橋下後,溪水就以一道美麗的小灣出現:藍天大樹襯著貼在河面飛舞的昆蟲,加上行人稀少,是最適合喜歡寂靜之人散步傾聽的風景。 |
|
品嘗咖啡時,我們往往坐在冷氣房中,不被高溫或風雨干擾。然而Giocare 卻是個全然不同的環境。有多久你不曾愜意坐在大樹下,一邊張開毛細孔感受微風吹拂,一邊偷聽鄰居閒話家常,再回頭小酌手中的香醇單品?居住在花蓮,生活很容易就能跳出狹小的城市編碼。休閒時光不再需要於一格又一格的密閉空間流浪。 位在花崗山上一間日式老屋前院,Giocare Cafe 的低矮圍牆總是有貓經過、周遭植物順勢生長。下班後或是晚餐前來這裡喝杯咖啡,就像回家路上在熟悉的街角雜貨店暫停一下。只要走進院子,這裡放鬆自在的空間和手工烘焙的好咖啡,著實能夠撫慰忙碌一天的心情。 |
|
有什麼事比得上與朋友們相聚?煮一壺好茶、聊幾句八卦,或是什麼都不用開口的只要聽著浪聲⋯⋯種子野台是小紅與先生位在海濱公園旁的家,總是敞開大門,歡迎友人來訪。他們在屋頂養雞、牆邊種菜,雖然與典型農村景象有些不同,卻有著人與食物之間誠摯親近的關係。 因為認識不少農夫,加上對原味烹調的喜愛,種子野台的桌上總不斷出現各類自耕自食的家庭料理。上桌的不只是當季農產品,還包括四方友人。所謂盛宴可以是餐廳裡的豪華珍饈,也可以是三五好友用心烹調的自家菜色。誰先吆喝誰展開這場飯局,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房子寬寬、前院長長,抬頭就可以看見無垠的藍天與海。 |
|
位在鬧區的舊鐵道步行區,過去是從海邊穿越市區通往外地的鐵軌。1979 年北迴線通車後,花蓮火車站轉移至現址,舊鐵軌於1989 年全面拆除。幸好在2005 年,舊鐵道位置被規劃為行人徒步區,此後週末總是聚集著各式攤販、街頭藝術家與遊客,將這褪色的時光痕跡翻開新的篇章。 夜裡,如果想要尋找一點熱鬧,不妨走一趟舊鐵道商圈。從年輕女孩挑選服飾的大禹街,到擺滿最新流行小物的步行區,以及通往自由街的鐵道末端。最後一段鐵道並不是商圈,而是在地花蓮人作為捷徑的安靜小巷。遊客甚少經過、四周也沒有攤販,卻隱藏著一間充滿野性與生活態度的小店:「看巷小」燒麻糬吧。 Ivy 與南哥是擁有十八般武藝的神奇人物,他們平常在各處忙碌,週五與週末下午2 點到10 點就會出現在看巷小。這裡不只有烤麻糬、冰品飲料,還有南哥用不同媒材創造的藝術作品。更值得讓人駐足拜訪的,是他們豪爽豁達的生活態度。大隱隱於市,大書經過舊鐵道時,一定會來拜訪看巷小。因為這不疾不徐用自己節奏營運的小鋪,正是花蓮生活的不二代言人。 |
|
2018 年3 月開幕的島東譯電所,是所長阿光為附近溝仔尾老街區帶來的新氣息。島東,意指島嶼東邊;譯電所,則是期許能將相對陌生的藝文訊息,藉由空間交流傳達出去。 藏身在早期鐵路警察宿舍的紅磚屋裡,來自於阿光獨特且卓越的美感與經驗。時而復古、時而新奇,一幕幕來自世界各地的選物,用最恰巧的姿態進駐這個空間。這裡也有著花蓮少見營業至深夜、能夠喝杯調酒放鬆心情的後院。更有定期舉辦的藝術展覽和活動,內容從嘻哈到前衛藝術,橫跨各種領域,讓人無論何時走進這裡,都能開啟前所未有的視野。 夜的美麗與思考的深邃,如果想要探索關於美與無限可能時,大書會選在深夜拜訪。而這個被暱稱為「島東」的小房子,也用最獨特的一盞燈光等待著她。 |
|
「專心做手工時其實很療癒。」大書拿著在美崙溪畔散步時撿回來的葉片,「像是葉槌這種染法,從觀察樹葉、摘下收集,到帶回來用槌子把葉脈汁液定型到布料上,每個過程都很療癒。」 有些人以為大書STUDIO 只有提供訂製衣物的服務,但其實這裡也有課程教學及手工體驗。這些在屋子裡專注眼前事物的過程,大書並不視為一種商品,而是陪伴或教學相長,「沒有特別在推廣,但如果朋友們或客人想要學或一起做,這裡很適合大家窩在一起。」 工作室內中央一張長長的木桌,是大書與客人們共同手作的地方。角落裡另一張有著縫紉機的小桌,就是她自己的創作天地,「整理布料,想像它們能夠變化的模樣,真的很有趣。」無論春夏秋冬,大部分的夜晚,她總是一個人面對著縫紉機。大書喜愛也滿足於自己的手上天地,一針一線,慢慢縫補,她藉此學會了創造生活,也安於生活。 |
文 小海
攝 陳佩芸
鄉間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