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肥皂|擁有多少,你才能夠花時間
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走進SPA 美容店是一種給自己的奢華犒賞。我們等待美容師深度清潔保養面容、補充無暇顧及的營養。美容店的存在與其說是為了美,不如說是為了把與身體對話的工作交付給他人,換來片刻鬆綁與釋放。但我們的身體難道只能偶爾被細緻照顧嗎?要擁有多少的生活餘暇,我們才能真正花時間享受?
身體的需要生活也需要
「尤加利,松,廣藿,白千層⋯⋯」默念著植物名字,姚以清緩緩將精油滴入量杯。在熟悉的蔬果原料和手工皂成品之間,這是她最喜歡的細節。芬芳的魔術不需要複雜手法,也沒有華麗裝飾,就是緩慢專注地讓精油們站上舞臺。舉高量杯,她靜靜對窗外的光致敬,像是開啟一切的儀式,直到製作手工皂第七年的現在,仍然啟動她每天辛勤打皂的明亮心情。
「這是無比幸運的事呀! 可以在家工作,做出對人和環境都有幫助的事物。」聲音輕柔的姚以清,個性也像飄在空中的芳香一樣,不特別突出,卻讓人不知不覺愉快起來。
婚後生完第一胎時患上富貴手,姚以清開始關心身邊的清潔用品。「我還記得懷孕前讀到《無毒的家》,開始有概念原來每天我們用的東西會影響身體。剛好那時又遇到主婦聯盟推廣回收油做家事皂,知道方式和原理後,發現做皂並非遙不可及。」
嘗試的過程曲折也挫折,由於廢油回收的手工皂氣味不似大家熟悉的香皂,加上對各種製皂程序還未能精確掌握,家中只有姚以清願意使用。然而,隨著摸索各種去味方式、從網路和書籍上找到豐富資料,姚以清終於一頭栽進手工皂的奇幻世界,小孩也開始跟著使用越來越舒爽的皂。
「最初只是想對身體好一點,但後來發現手工製作的過程讓我覺得踏實。還有尋找配方、了解素材,這些都非常有趣。」從照顧自己的身體開始,她學到了與生活對話;接著是與知識對話、與慢慢培養出來的感受對話⋯⋯,原本只是單純在家照顧小孩的主婦,姚以清從來沒想過有天會成立工作室、販售自製的手工皂。
「有天一個朋友拿了阿原肥皂的報導給我看,我才知道原來肥皂可以賣耶。」七年前,她面對離婚關卡,知道從今而後必須學會獨立,而朋友轉發的這篇報導成為契機,讓她決定成立「花時間」。「既然住在花蓮,加上手工皂是相當需要時間製作和熟成的。」移居花蓮的她,在陌生環境出發,陪在身邊的除了孩子,就是各種手工皂。
生活的需要環境也需要
「說起來也有趣,想把蔬果入皂是因為曾經在雜誌裡讀過。」翻出1990 年11 月號的《綠園藝生活雜誌》,姚以清指著那些她收集的專欄。文章裡寫的植物美容古方,開啟她對蔬果功效的好奇,反覆翻閱《本草綱目》去了解;番茄、葡萄、荔枝、甜菜根、芋頭、青木瓜、葫蘆⋯⋯花時間嘗試的蔬果多達數十種,最後終於留下其中八種配方。「我也有試過把菠菜打成汁,連帶纖維和泥一起入皂。但是就像許多試過的蔬果一樣,最終我想以當季、在地、容易取得的蔬果為主。」
對於土地,其實姚以清在生產前就有所關注。身體力行的實踐,卻是隨著手工皂拓展視野後,知道自己應該做出選擇。「五年前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無聲的影片,拍攝人類為了取得棕櫚油,雨林被砍伐、紅毛猩猩陷入困境。看完後我難過很久,就下定決心不使用棕櫚油,雖然成本提高,而且要重新調整配方,但是我知道這是我能夠做的。」重新調整一點也不單純,各類油品在不同季節和肌膚狀態的需求也是一番學問。花時間手工皂名副其實的更花時間了,「後來,又看到很多海裡的生物被塑膠製品傷害,所以我也改變了包裝形式。」
現在,如果來到擺攤現場購買花時間手工皂,姚以清是用大大的血桐葉片搭配麻繩捆綁,完全取之自然、回到自然。「但是在寄賣點或網路配送部分,得考慮潮濕、日晒等問題,所以不能用葉片,也不能純粹用紙,還在努力找合適的環保材料中。」
比金錢更被需要的事物
從製作、包裝到擺攤,所有陌生的過程她一再面對失敗。由於個性內向,剛開始擺攤時完全不敢與客人對話。「不過就像生活一樣,每件不會做的事情都得嘗試。這次不行,也許下次就可以了。手工皂帶我學會好多事,可能手工本身就是一種生活的細節,像縫紉、烹飪一樣,我喜歡這樣生活,所以製作手工皂後遇到的困難,也就不那麼難了。」
姚以清和她花時間的蔬果皂們,流轉於不同市集與活動。認識了更多的人,也得到更多回饋。她聽到有些客人把手工皂買回家後,因為喜愛這些氣味、聞了心情愉悅,因此把手工皂擺在常待的地方,直到氣味淡去才捨得使用。「我也是聞到特定氣味就會開心的人,所以我把最喜歡的精油配方用在每天洗手的清潔皂裡。」
最好的享受,難道只能留在短暫且特定的片刻嗎?姚以清選擇讓喜悅綻放在每一個平凡的瞬間。這是現代忙碌人生無法想像的奢侈,還是,是應該學會理解的滿足哲學?「這樣的生活是我所愛,所以花時間很值得。而揮擲的從不是千金,是千金難買的時間。」
文 小海
攝 林靜怡
鄉間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