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的生之頌
樹是土地的原住民,在人類之前已然聳立。時光倒回三百多年前,拓墾的先民初次踏上這塊土地時,蓊鬱的樹林映入眼簾,臺灣許多地名便取自當時最茂盛的植物景觀,如桃園、楊梅、芎林等。經過長時間的開發,平地的原始樹林大多已被砍伐殆盡,稀有的老樹,加上後來傳入的樹種,構成現今的植物景觀。
有樹便是寶
一顆小小的種子,要經過歲月洗練,還得不畏乾旱、洪水等艱鉅的挑戰,終能長成一棵大樹,是天時地利人和才能締造的生命奇蹟。樹的好處多多,包括作為生物的棲地、緩解暖化與都市熱島效應、涵養水源、吸收噪音⋯⋯,長年以來默默維持生態系的穩定。
除了有對環境的諸多優點,在老一輩的記憶裡,樹是天然的社區活動中心——老人常聚在樹蔭下泡茶聊天,小孩最喜歡爬樹跟捉迷藏。繁茂的枝葉承載著歡聲笑語,陪伴著孩子長大。樹也蘊含文化意義,漢人社會中,廟宇與老樹相伴、為老樹立碑祭拜都
很常見,原住民族也有許多與老樹相關的傳說祭典,這些文化都看得出早期人與樹的緊密關係。
樹的壽命可以很長,百歲對人而言,已近乎生命的終站;對大部分的樹種來說,卻只是成年的起點。然而,在人類的開發之下,越來越多樹還來不及長大,就已面臨死亡的威脅。
樹木生病了
樹和動物一樣也會生病,嚴重甚至會死亡。樹的疾病可二分為寄生性與非寄生性疾病。前者是由線蟲、真菌、細菌及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引發的疾病,通常會傳染蔓延,褐根病是其中之一。
褐根病以「根傳根」為主要傳播方式,病菌會破壞韌皮部與維管束,影響運輸水分與養分的功能,造成樹木迅速枯萎死亡。初期不容易察覺,逐漸露出樹葉稀疏偏小、顏色泛黃;莖基部或根部表面有褐色的菌絲面等現象。一旦看到病徵,情況已相當嚴重,難以痊癒防治,僅能延緩死亡時間,使得褐根病又有「樹癌」之稱。
非寄生性疾病則是環境因子引發的疾病,不具傳染性。其中,人為疏失是生病的根源之一。舉例而言,栽種時應該要為樹預留生長空間,然而多數建設在施工完成後才栽種樹木,加上鋪設水泥、設立花臺,造成樹木因生長環境不佳,出現根系呼吸困難、無處可生根的問題。我們常看到行道樹出現根系冒出地表的「盤根」現象,其實就是樹木求生的掙扎。
幫樹「搬家」修剪也是一門學問,移樹前應確實完成養根、包覆等工作,在休眠期移植完成比較不會受傷,且應盡量保留全樹冠,讓樹有足夠的時間與條件能適應新環境,這些事前作業需要花費三到六個月時間。不過部分公共工程為求快速,出動怪手直接將樹砍頭去尾,造成主幹的傷口過大,又沒有葉子補充養分,讓病原菌有機可乘,大大降低樹木的存活率。
與樹木共生
無論生病或是被砍伐,樹木始終不語,需要透過樹醫生的診斷,才能對症下藥,但目前樹醫生的數量仍無法涵蓋臺灣所有需要照顧的樹木。然而,只有樹醫生有護樹的能力與責任嗎?一般人又能做什麼?
事實上,只要提供樹木適切的生長條件與空間,它們便能健康成長;只要對樹木有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就能免除錯誤修剪與遷移的噩運。這些不能是樹醫生限定的工作,更應該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基礎知識。早期沒有專門管道提供正確的知識與技術,直到近年才開始透過教育機構、媒體社群、導覽活動、展覽以及非政府組織,推動樹木保護的知識。
2014 年的麥德姆颱風,造成一夕暴紅、促進觀光熱潮的金城武樹倒下,池上鄉公所緊急邀請日本樹醫生來臺搶救回植,這是社群關注讓樹木起死回生的成功案例。但護樹不能只是網路一時的熱門關鍵字,還要透過更長遠的環境教育,讓意識及正確觀念深植人心,才能逐漸朝向與樹木共生的理想邁進。
文 林業試驗所聘用助理研究員 吳維修、編輯部 圖 台北植物園
鄉間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