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Overview of the 1950s 小肉年代
刊登日:110/03/04
266
早期農業時代,對普遍貧困的臺灣人來說,肉類是不易取得的奢侈品,只能在過年喜慶的辦桌宴席上,或是生病、坐月子等需要補身體的時刻,才有機會吃到。
當時的肉類以飼養成本低、經濟價值高的豬肉為主,由於肉很珍貴,即使是賣剩的碎肉也要物盡其用,於是發展出肉燥以及香腸、貢丸、肉羹等加工品;且連內臟、血、腸都不浪費,搖身一變即成為美味的粉腸、豬肝湯及豬血糕。
如今,肉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蛋白質來源,但那些傳統美食卻更為雋永,饕客穿梭巷弄走訪老店,只為從一匙肉香裡,回味「小肉年代」的舊時記憶。
【肉羹】 將豬肉混合魚漿下鍋,並加入能讓羹湯鮮甜清香的蔬菜與筍絲熬煮。有些會以太白粉勾芡,達到保溫與增加飽足感的效果。 |
|
【焢肉】 把大塊的五花肉以小火滷煮至熟透。比肉燥更多了大口吃肉的痛快。插在肉上的竹籤,能讓焢肉不因久滷而散開。早期屬於奢侈的食物,在節日喜慶的宴席辦桌上才吃得到。 |
|
【貢丸】 以「捶打成的丸子」的臺語命名。取豬後腿肉搗碎成泥,再用湯匙挖起肉球,投入滾水燙熟,口感多汁有彈性。最老的貢丸業者是1938 年於新竹城隍廟口設攤的「進益摃丸」,日治時期一場比賽獲得裁判一致推薦,貢丸自此名聞全臺。 |
|
【滷肉飯】 講究的人會手工將豬肉切丁而非使用機器絞肉,經爆香、滷製後,化為最下飯的美味。一碗油香、肉香、飯香交融的滷肉飯,正是臺灣農業時代肉不易取得,充分利用豬肉的體現。 |
|
【豬血糕】 早期豬隻屠宰之後,豬血被棄而不用,窮人便提桶去接收,加入糯米炊製調味,成為庶民美食。夜市攤販常以竹籤插一塊豬血糕裹上醬料,再覆一層花生粉,最後撒上香菜。 |
|
【粉腸】 豬隻宰殺後要物盡其用,豬小腸也不浪費。保留腸內的粉狀物,搭配醬油膏與薑絲,吃起來口感特別,可以在黑白切小吃攤或香腸熟肉攤吃到,也有人稱作豬粉腸、粉腸仔。 |
|
【豬肝湯】 豬肝過熟會變硬,不新鮮會有腥味,唯有細心處理、拿捏時間與火候,才能吃到鮮嫩的豬肝湯。富含鐵質與維生素,有補血的功效,常見於女性產後的月子餐。 |
|
【香腸】 以前還沒有冷凍冷藏技術時,攤販會將剩下的豬肉絞碎,灌入腸衣製成香腸,日後才慢慢專業化。可以用烤、蒸、煎等方式煮熟食用。 |
文 李怡欣 繪 徐小碧
鄉間4410
上一篇
自製鹹香味|冰箱裡的醃鹹肉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5%
我喜歡:0%
很實用:50%
夠新奇:0%
普普啦:25%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