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攝影|海平面下的微物天堂
澄澈純粹的湛藍、拍打礁岩的浪潮聲,海的溫柔令人忘憂;但不同於陸地的環境壓力,以及無情難測的長浪暗流,讓大多數人對水下世界,仍因陌生而敬畏。已有十年潛水資歷的Marco Chang,透過攝影記錄水下生物,期望讓更多人看見豐富的海洋生態,進而為保護海洋付出心力。
5 月到9 月的東北角海域,水溫舒適、浪況平穩,是一年之中最適合潛水的季節。潛季期間,只要時間與天氣允許,一大早Marco 就會驅車前往潛點,穿戴好潛水裝備後,拿起重達十公斤的攝影器材,跳入海中、緩緩下潛至20到30 公尺深,在有限的氣量與時間之內,尋找海中的亮點。
Marco 本名張嘉麒,是個廣告人,休假時最喜歡往海邊跑。原本就喜歡游泳浮潛的他,潛水的動機,萌芽自十幾年前在蘭嶼打工換宿、有海就跳的日子。浮潛得意猶未盡,回臺灣立刻報了潛水課程,一頭潛進絢麗的海底世界。
Marco 興高采烈地把水下見聞與朋友分享,卻發現如果沒有親眼看見,別人難以感同身受,決定透過攝影把他的發現記錄下來,就這樣走上潛水攝影的不歸路。如今潛水已有十年,累積高達1,300 支氣瓶,也是國際水攝比賽的常勝軍,他的器材從一開始的防水袋裝小型數位相機,升級成重達十公斤的全套配備。
等一個完美的水下瞬間
由於水下環境沒辦法自由更換鏡頭、外接光源, 攝影師得「全副武裝」——Marco 的攝影配備除了相機,還加上攝影燈、閃燈、對焦燈以及手電筒。為了避免相機因水壓無法操作,或是進水故障,必須加裝防水殼,「但下水後還是要時常檢查,因為只要沾到毛屑或是沙子,就有可能滲水導致相機故障。」
水下攝影師不只要有獨特的構圖視野,扎實的潛水基本功也很重要。經典畫面需要等待,但耗氣狀況會限制潛水時間,所以水下攝影師要盡可能的節省用氣,以延長待在水裡的時間;也要維持良好的中性浮力,才能自由在水中行動,免於因為不受控制的上浮或下沉,錯失拍好照片的機會。更進階的打光、減少懸浮微粒等專業水攝技巧,則有賴長期練習,才能持續進步突破。
Marco 秀出一張照片,在淡藍色的海裡,架式十足的獅子魚(輻紋簑鮋)停在礁岩上休息,難以計數的丁香魚優游而過,正巧構成一個完美的弧線,彷彿簇擁著中間的主角。Marco 笑著分享拍攝實況:「丁香魚會一直游來游去,現場看其實亂七八糟,我要趁著浪人鰺追逐牠們的時候,抓到剛好的弧度。待了一整支氣瓶的時間,只為了拍到這個畫面!」不斷的摸索練習,養成Marco 現在的攝影模式——在任何深度都可以待至少一個小時(深度越大,耗氣量越大,潛水時間也越短),一次只拍攝一到兩個主題,力求畫面的完美。
東北角的微物群像
Marco 大部分的照片,都在東北角海岸拍攝,那是他的微物天堂。沒有想到距離臺北市區一小時車程的海,就能找到在水中展翅翱翔的小飛魚、躲在豹紋海葵上的豹紋海葵蝦、酷似皮卡丘的太平洋多角海蛞蝓⋯⋯這麼多讓人嘆為觀止的水下微物。
但這些微物身形迷你,豹紋海葵蝦甚至只有一公分左右大,有的還是善於隱身的擬態高手,要怎麼找到牠們? Marco 回答:「眼力的確要好,但也依賴對生物的熟悉度,」他翻開海洋生物圖鑑,「我們可以先知道牠們的棲息環境,或是喜歡的食物,像小丑魚喜歡躲在海葵裡面,帝王蝦常在海蛞蝓身上。」
來到常去的潛點,Marco 已能大致掌握地形與生物分布,但偶爾在熟悉海域遇見「稀客」,是最棒的驚喜,「2013 年我在東北角發現巴氏豆丁海馬,之前聽教練說墾丁有、沖繩很早就有發現,那為什麼位在中間的東北角沒有?發現的時候覺得終於打破魔咒了。」
用攝影散播保育種子
潛水的十年之間,Marco 捕捉海洋生物的溫柔姿態,也拍下海洋垃圾的無奈。但他對於東北角海域的未來,仍抱持樂觀的態度。雖然隨著交通變方便,有些地方遊客增加,過高的觀光與捕撈壓力可能使環境惡化;但另一方面,環境意識也漸漸提升,更多人開始注重海洋保育,拯救部分潛點的生態危機。
Marco 指出過去的基隆望海巷灣,一度充斥著廢棄漁網跟垃圾,甚至有卸煤碼頭的建設計畫,直到2016 年被規劃為望海巷潮境海洋資源保育區,才剛滿兩年,潛水員已經對慢慢復甦的生態很有感,保育區內的「祕密花園」潛點,比人高的大海扇、色彩鮮豔的軟珊瑚恢復生機,成為新興的私房潛點,Marco 也拍到身長接近一米的石斑,「臺灣有黑潮跟親潮交會,只要願意保育,生態很快就會回來。」
「如果我們不去了解大海,海就會被少數人壟斷;只要我們開始親近、關心大海,海洋生態就會慢慢變好。」Marco 持續透過教學與講座推動水下攝影,把自身的經驗傳授出去,他相信只要有越多人看見水下世界,就能匯聚更大的力量,以實際行動愛護海洋。Marco 為海攝影,藉由影像散布保育的種子,願人與海洋共生共存,成為人人都能體會的美好。
文 李怡欣
攝 Marco Chang
鄉間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