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第一個獵人協會! 巴幸部落狩獵文化協會成立 宣示野生動物資源永續利用的決心
臺中市和平區南勢部落於9月4日舉辦「臺中市巴幸部落狩獵文化協會」成立大會,在東勢林區管理處張弘毅處長、臺中市和平區區公所王正顯秘書、南勢部落首領及南勢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見證下,成立了臺中市第一個原住民族獵人專屬的協會。透過獵人證的發放儀式,宣示了部落自主管理並守護瀕危動物的決心,在遵循泰雅族gaga的精神及共同制定狩獵自主管理公約的規範下,永續利用傳統領域內的野生動物資源,創造部落文化與自然資源共好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東勢林區管理處自106年起持續與臺中市和平區的泰雅族獵人們合作,朝野生動物資源共管的方向努力。其中臺中市和平區南勢部落一直與林管處合作密切,透過不斷的溝通、協助依法申請狩獵、一同踏查部落的獵區、了解傳統領域與狩獵路線,並架設自動相機監測狩獵動物的族群波動,搭配獵人的狩獵量回報等,逐步讓部落的狩獵文化與規範制度化,在成立狩獵文化協會之時,也特別以泰雅語中南勢部落的之音譯「巴幸(Pasing)」作為狩獵文化協會之名,顯示部落延續泰雅文化的決心。
經過東勢林區管理處4年多的調查,自動相機監測成果顯示在有管理的狩獵活動下,南勢部落傳統領域的山羌、臺灣野山羊及臺灣野豬的族群豐富度都呈現穩定的狀態,而相機偶爾也會拍攝到石虎與臺灣黑熊等瀕危物種在傳統領域中活動,故為了保育瀕危物種,部落自訂狩獵公約禁止獵捕瀕危動物,將狩獵活動及獵具分區分級分季節管制,並配合林管處的黑熊通報機制,如有發現瀕危物種需要救傷,第一時間會通知林管處進行處理。在109年的東卯山黑熊救援行動時,南勢部落的獵人第一時間也出人出力協助救援工作。
成立大會上,東勢林區管理處張弘毅處長頒發狩獵證給協會獵人代表,未來協會的32位獵人將以泰雅族gaga精神為根本,遵照狩獵自主管理公約的規範進行狩獵,若違規將會遭除名。張弘毅處長表示,未來狩獵文化協會是南勢部落狩獵活動的管理主力,林管處及輔導團隊的角色將逐步轉為輔導協會運作及協助動物族群動態監測及分析。而越大的權力也是伴隨著越多的責任,南勢部落肩負著示範部落的責任,讓更多人看見部落是可以跟林管處達到共管野生動物資源,原住民獵人也不是外界想像中會對野生動物無止盡的捕獵,反而在永續利用的理念下,會保護瀕危物種、不濫捕、配合政府推廣的獵具政策、巡護傳統領域,甚至協助公部門架設自動相機、回報狩獵量來回饋傳統領域的野生動物資訊。林務局與原住民應是堅強的「夥伴關係」,而「永續」是雙方共同的核心價值。
目前全臺灣已成立12個狩獵自主管理的協會,南勢部落希望藉由狩獵協會的成立,團結部落凝聚共識,作為與政府、學術單位的溝通平台。後續協會也將舉行培訓課程,包含狩獵文化、獵槍安全、狩獵相關法律規範、瀕危物種保育知識等,培力獵人們的知識,希望將狩獵文化傳承給部落年輕人,也期待透過部落自主管理達成傳統文化保存與物種生物多樣性保存,進而讓國人認識原民文化與野生動物保育是相輔相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