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淨零碳排趨勢與雲林農業新契機及展望
為減緩人為活動所造成大量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問題,世界195個國家於2015年共同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氣候協議《巴黎協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評估,在 2030 年前必須促使全球碳排放量降低 45%,才能達到將地球溫度上升控制在攝氏 2 ℃內之目標。因此截至2021年3月底,全球已有128個國家宣示並且規劃淨零排放目標(Net Zero Emissions)。
我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依據民國104年公布施行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擬訂「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以減緩氣候變遷所造成的衝擊,確保國家永續發展。行政院農委會更領先各部會,率先於110年9月成立農業淨零專責辦公室,規劃未來20年的農業部門氣候變遷調適策略。
全球淨零碳排趨勢與雲林農業新契機及展望演講
雲林縣政府為響應聯合國SDGs與中央淨零碳排等政策,已於110年6月8日成立「雲林縣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並籌備成立「因應氣候變遷辦公室」,透過氣候變遷辦公室的籌備成立,掌握本縣溫室氣體排放源,並擬定調適策略,建構適應氣候風險的永續農業、永續城鎮,展現本縣對於氣候變遷政策的高度重視。
張縣長介紹演講嘉賓
農業處處長吳芳銘指出,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農業部門肩負經濟發展、生態保護與糧食安全等任務,面對氣候變遷,應針對衝擊制定調適策略與對減緩溫室排放政策措施提出積極作為,發展減碳、負碳技術,以達減緩溫室效應及維護糧食安全兩大永續發展目標。
張縣長致贈演講者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林裕彬副院長伴手禮
近年來,雲林縣不遺餘力落實永續目標,積極推動農、漁、畜牧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朝向零廢棄物目標邁進。在農、漁、畜牧產業方面透入智慧生產科技,建立數位平台,從生產、加工到倉管銷售,皆能透過科技與大數據精確掌控,將資源精準有效利用,未來更朝向六級產業化發展。為貫徹低碳永續核心價值,亦推廣有機及友善農業發展,並配合合理化耕作施肥,結合陸地、海洋資源保護和永續利用計畫,逐步落實永續城市的各個面向,讓雲林縣蛻變成一座智慧綠色的永續城市。
縣長張麗善表示,此次邀請對國內外氣候變遷與農業生態環境議題長期研究分析的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林裕彬副院長,擔任雲林縣政府之《全球淨零碳排趨勢與雲林農業新契機及展望》演講嘉賓,將就農業生產、經濟發展與工業工程等面向,剖析雲林縣與全國產業類別之比重,以及各項生產過程所造成溫室氣體之排放量,面對未來國家農業政策之「減排」、「增匯」、「農業綠能」和國際綠色供應鏈與RE100倡議,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權衡下,雲林縣政府該應對之相關規劃與淨零轉型發展之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