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米教育深入校園 體驗學習傳承米食文化
為推廣食米及食米教育,讓學童從小瞭解米食文化、米食營養及均衡飲食的重要性,農糧署輔導全臺53所國小辦理「食米學園」計畫,鼓勵學校結合在地資源及人文風情,讓米食教育融入課程及課外活動,並透過學校、家庭及社區之橫向連結,落實知識培養及行為指導,讓超過8,000名學童由生活中深耕以米為主食的飲食習慣。為鼓勵積極推動食米學園的學校,農糧署也依各校執行教學性、連結性、創意性、執行性及效益性等進行評鑑作業,本(110)年度由宜蘭縣順安國小、屏東縣口社國小、桃園市新街國小、臺中市東光國小及臺南市東山國小榮獲評鑑績優學校;宜蘭縣岳明國小、臺北市螢橋國小及臺中市大肚國小獲得在地創意學校。
米食文化扎根從小做起
農糧署表示,食米學園計畫旨在於鼓勵學校以「稻米」為主要素材,融入校園內各學科及體驗學習活動,教導孩童從基礎的認識稻米、碾米的製程及米食營養等正確觀念,並結合米飯烹煮、創意飯糰製作及新興米食(如米麵包、米鬆餅及米餅乾)製作體驗,落實從中學習的教學方式,搭配其他農事體驗課程及校際交流體驗等,透過全方位的米食文化教育,引導學生養成以米為主食的均衡營養觀念。為鼓勵學校規劃食米教育的努力,每年依課程整體規劃內容完整度及實用性、教學規劃是否與當地資源整合、教案是否具特色與創新及整體計畫效益等面向進行評鑑,選出績優食米學園推動學校。本年度榮獲評鑑績優的臺南市東山國小,導入社區資源,串連當地改良場、大學、推廣協會及產業合作社讓課程更多元,深化孩童與在地的連結,同時邀請鄰近的學校共同參與,形成東山青共學圈;桃園市新街國小透過辦理食米博覽會,由學童擔任小小解說員,將稻米相關知識傳遞給地方民眾和學生家長,培養學生表達能力與自信心;屏東口社國小則將米食與原住民文化融入課程,透過部落耆老指導原民風味米食,將琉璃珠與米食宣導標語結合製成特色吊飾,彰顯地方特色。另外,其他榮獲學校分別透過種稻體驗、煮飯小尖兵、米粒貼畫作等多元課程,結合社區資源或擴大至長者共餐關懷等方式,讓孩童學習珍愛米食及樂於分享的理念,由行為深化以米為主時的生活實踐。
食米教育推廣全民運動歡迎全臺國小共襄盛舉
食米教育是稻米文化扎根的重要一環,讓孩子從學校教育開始,透過食米教育課程,逐漸認識臺灣稻米、在地食材及飲食文化,並了解自己吃的食物,養成選擇食材的能力,以及從產地到餐桌的每一環節,進而培養地產地消及均衡飲食的觀念,並透過學童影響家庭,提升國人對國產農產品認同、促進農業文化傳承與農業永續發展等目標,因此,農糧署未來也將持續辦理「推動食米學園計畫」,歡迎全臺有興趣參與計畫的國小一同加入,將食米教育推廣成為全民運動。
聯絡人:蘇副署長茂祥
聯絡人電話:02-2341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