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病蟲害關鍵發生時期,臺南區農改場籲請提前加強防治
芒果花期為炭疽病、白粉病及蒂腐病的好發時間,同時田區小黃薊馬及葉蟬密度亦會逐漸上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臺南地區芒果即將進入盛花期,此時期農友應密切注意與掌握病蟲害發生情形,適時用藥防治以確保日後結果及果實品質。出現病斑時立即施藥,以預防及控制病害的發生蔓延。套袋前應先施藥一次,待藥水乾後再套袋,可降低炭疽病及蒂腐病的侵染機率及減少施藥次數。另於盛花期至謝花幼果期,易於田間發現芒果畸形病的花穗,宜將罹病枝條及花穗剪除並移出果園,減少病原菌傳播機會。
炭疽病可危害果實、花穗、嫩葉及嫩枝等。新抽出的幼嫩葉片極易受侵染,初期產生紅色小斑點,逐漸擴大呈褐色病斑。花穗感染後花梗變黑褐色,小花亦褐變後脫落。該病害於開花期始、生育期中、採收後運輸及貯藏期皆可發生。在高濕的環境下,病斑上產生許多突出之小黑點,由此溢出粉紅色黏狀物,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孢子易藉雨水飛濺與氣流帶動傳播,故芒果樹下掉落的病葉與病果為炭疽病主要的感染源之一。藥劑防治應從芒果秋梢開始,防止新梢受病原菌感染,雨後需加強防治。
蒂腐病和炭疽病一樣可於枝條、果梗及果實上潛伏感染,在枝條上形成黑點及黑色斑塊,果實發病初期亦與炭疽病類似,為黑褐色斑點,後期病斑面積擴大、破裂,防治要點與炭疽病相同。
白粉病以盛花期發生最嚴重,花穗及幼果果柄為主要被害部位,但管理不良的果園,幼葉亦會受感染。開花時期花穗及幼果果柄被害呈現一層薄薄白粉狀,此為病原菌之分生孢子,時間一久被害部轉為黑色枯萎,花穗會完全掉落,幼果果柄被害時幼果亦會脫落。病原菌孢子主要藉風傳播,訪花昆蟲亦可攜帶蔓延。白粉病以初春乍暖還寒時節發病嚴重,偶爾降雨可以促進病害快速蔓延。其防治方法為開花或發病初期開始施藥,至幼果期為止。
芒果畸形病在田間造成芒果樹的葉及花穗畸形,農民稱之為「瘋花」或「瘋欉」,受感染的花穗不易著果,也有人稱之為「公花」。罹病花穗出現花軸變短簇生,嚴重時其體積可達正常花穗的1倍半到2倍大,幾乎不著果也不正常謝花,因此於盛花期至謝花幼果期易於田間發現,罹病花穗數量多時,將對產量造成影響。建議農民在疏果修剪枝條時,若發現畸形花穗及枝葉,將其剪除,修剪時應由病徵處再往上多剪除約45~60公分(約一尺半到二尺),如此可將病原菌去除得較乾淨,剪下的罹病組織需移出,若任其留在田間,病原菌仍會再度隨風雨傳播。該場利用登記於芒果的殺菌劑進行防治效果篩選,其中25.9%得克利水基乳劑、31.6%貝芬撲克拉水懸劑、50%免賴得可濕性粉劑及50%撲克拉錳可濕性粉劑四種藥劑,可同時抑制病原菌的菌絲生長及孢子發芽。田間有畸形病發生的果園,可於疏果修剪後利用上述藥劑同時進行炭疽病及畸形病的防治。
小黃薊馬與芒果葉蟬為芒果花期主要害蟲,小黃薊馬於芒果栽培區整年發生,其刺吸式口器可危害新梢嫩葉、花器及幼果,嫩葉受害,導致葉表凹陷皺縮,影響植株生育;為害花穗及花器會影響著果,降低產量;為害幼果則造成果皮粗糙,甚至提前落果,影響產量並大幅降低果實商品價值。葉蟬成蟲喜棲息於葉背或陰暗處,產卵於葉脈、花穗的幼嫩組織中,專門吸食嫩葉、花梗汁液,造成落花落果,其分泌的蜜露還會引發煤煙病,嚴重影響植株光合作用。
農友可懸掛黃色黏蟲紙於新梢、花穗與幼果附近枝條上,或利用白色紙張拍打花序,監測小黃薊馬及葉蟬族群數量變化,或由上述受害徵狀判斷此蟲在園區的危害情形,適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果實受害,小黃薊馬及葉蟬族群密度高時每 7 天施藥一次。防治注意要點有:(1)施藥操作時注意躲藏於葉背蟲體。(2)適量添加展著劑增加藥效。(3)枝條適當修剪維持通風,有利藥劑均勻分散於植株,同時減少小黃薊馬及葉蟬棲息環境。(4) 小黃薊馬寄主範圍廣,清除果園中闊葉雜草等其他寄主,可以減少孳生源。
上述病蟲害防治藥劑請參考農藥資訊服務網。(https://pesticide.aphia.gov.tw/information/) 搜尋芒果登記藥劑,或於該場網站「農作物登記用藥」(https://www.tndais.gov.tw/ws.php?id=382) 點選芒果登記藥劑。用藥時應依標示使用,並嚴格遵守安全採收期。外銷供果園應特別留意藥劑殘留問題,須遵守輸入國的用藥規定。農友若有用藥等相關問題可與本場植物保護研究室聯絡。
聯絡人:陳盈丞、陳昇寬、蔡孟旅、吳雅芳
電話:06-5912901轉 302、303、309、310
芒果炭疽病果實病癥
芒果炭疽病葉部病徵
芒果白粉病花穗病癥
芒果白粉病葉片病癥
芒果畸形病花穗病癥
罹病花穗由病徵處往上修剪45-60公分
芒果蒂腐病枝條病癥
芒果蒂腐病果實病癥
小黃薊馬成蟲及若蟲
小黃薊馬取食危害芒果幼果造成果皮粗糙
芒果葉蟬聚集於芒果葉背
芒果葉蟬於芒果枝條上取食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