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春過境,都市賞鳥趣
刊登日:111/04/07
春天來臨,都市的河濱濕地、公園綠地及近郊森林,除了各類花朵的輪流綻放外,各種鳥類也開始展現其鮮豔華麗的羽色與婉轉動聽的鳴唱。其中除了求偶急切的留鳥們外,也不乏許多「即將動身」或正「趕路」北返的候鳥。每到過境期,喜好賞鳥的「鳥人」們,往往也會像候鳥一樣定期出現在野柳、田寮洋等著名的賞鳥點去尋覓各種難得一見的過境鳥。但若抽不出時間,或是交通上有困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建議,座落在都市水泥叢林中的生態綠地,就是最適合利用零餘空擋去尋訪鳥蹤的地方。
林試所指出,鳥類在繁殖季與非繁殖季,於不同地點間的季節性移動稱為「遷徙」,遷徙性的鳥類被稱為「候鳥」,相對地不遷徙的則稱為「留鳥」。每年的3至5月份,正是北半球候鳥由南向北遷徙,回到高緯度地區繁殖的「過境期」。臺灣處於亞熱帶環境,又剛好位在東亞鳥類遷徙路徑上,春過境的鳥訊,特別豐富精彩。
林試所表示,如果想找森林型的鳥類,可以就近尋找樹木多而高大的環境,如:臺北植物園、大安森林公園、中和圓通寺步道等。其中臺北植物園更因歷史悠久,且經營方式有別於一般公園,樹林更具層次,環境也更接近自然,加上園內多處的水域,形成一個豐富多元的棲息地,對於野鳥而言,彷彿沙漠中的綠洲,在春過境的時節,也是許多候鳥選擇停棲的「休息站」。
林試所指出,鳥類在繁殖季與非繁殖季,於不同地點間的季節性移動稱為「遷徙」,遷徙性的鳥類被稱為「候鳥」,相對地不遷徙的則稱為「留鳥」。每年的3至5月份,正是北半球候鳥由南向北遷徙,回到高緯度地區繁殖的「過境期」。臺灣處於亞熱帶環境,又剛好位在東亞鳥類遷徙路徑上,春過境的鳥訊,特別豐富精彩。
林試所表示,如果想找森林型的鳥類,可以就近尋找樹木多而高大的環境,如:臺北植物園、大安森林公園、中和圓通寺步道等。其中臺北植物園更因歷史悠久,且經營方式有別於一般公園,樹林更具層次,環境也更接近自然,加上園內多處的水域,形成一個豐富多元的棲息地,對於野鳥而言,彷彿沙漠中的綠洲,在春過境的時節,也是許多候鳥選擇停棲的「休息站」。
_962791755.jpg)
臺北植物園(傅淑瑋攝)
_110920692.jpg)
白腹鶇(賴曉嫻攝)
_195744625.jpg)
社子島濕地(傅淑瑋攝)
_1130659341.jpg)
紅尾伯勞(陳加盛攝)
_23396152.jpg)
田鷸(陳加盛攝)
撰稿人:森林保護組 傅淑瑋 助理研究員
電話:02-23039978分機2517
E-mail:swfue@tfri.gov.tw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6%
我喜歡:29%
很實用:39%
夠新奇:3%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巫婷(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11/11/02
謝謝分享。
正太郎(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11/05/05
go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