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除惡性雜草—小花蔓澤蘭
菊科的小花蔓澤蘭(Mikania micrantha H.B.K)別名薇甘菊或小花假澤蘭。原產中南美洲,目前已廣泛侵入了東南亞、中國大陸及太平洋島嶼,因強勢的入侵特性而名列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世界百大入侵物種」名錄。被評列為極具威脅性的世界級惡性雜草。
臺灣地區小花蔓澤蘭引入年代及途徑不明,最早的標本於1986年採自屏東縣萬巒。但隨之在臺灣南部、中部、花東及北部部分地區均可發現其危害。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山坡地、廢耕地、圳堤邊坡、管理不良的果園及檳榔園等,都可見其蹤跡。在行政院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控制入侵種的威脅」中將其列為第一階段優先防治之入侵種生物。
經調查小花蔓澤蘭在臺灣地區受害面積於2002年最高達56,848公頃,隨後在公私部門的積極宣導防除下,2020年的危害面積已大幅降至4,394公頃,但仍蔓延分布在全島19個縣市。受害地區仍以低海拔的山坡地、林班地、廢耕地及管理不良的果園和檳榔園等為主。
小花蔓澤蘭喜好繁生在陽光及水分充足的開闊地環境,在林分鬱閉度達80%時,則幾乎無法生長。對較大植株小花蔓澤蘭即會往上攀附在林木的樹冠上,藉以爭取更多的陽光,不僅遮覆其他作物之生長,並造成降低原生植被多樣性及環境生態穩定性之危害。小花蔓澤蘭開花結實量驚人,每平方公尺覆蓋面積可產生17萬粒種子,且種子具有冠毛,成熟時極易隨風飛舞四處散播。另外其纏繞蔓性莖觸地時即從莖節處長根發芽形成新植株。
對於小花蔓澤蘭這種兼具有性及無性繁殖優勢的雜草,應以人工或機械砍挖除其植株。雖在短時間內較難以完全清除其入侵危害,但開花前適期且正確地持續防除,仍不失為控制其族群蔓延擴張的有效方法,且不致因使用化學藥劑防除而造成生態環境的二次傷害。
小花蔓澤蘭防除最佳的防除觀念是不分生長階段隨時清除,尤其春季是種子發芽的適期,更應加強清除其幼苗。否則就要把握時效,最慢在每年11月份開花結實前完成防除,以避免種子成熟大量散播蔓延。防治小花蔓澤蘭時經切除或拔除後的蔓莖及頭根部,應加以收集,不可散置地面。可用綑紮後置入可分解的黑色大塑膠袋中使其腐爛或挖坑加以掩埋,或是集中在水泥地或空地上曬乾後再予燒燬。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將每年的8月15日至9月15日訂定為「小花蔓澤蘭全國防治月」,自2011年起更將每年9月份的第1個星期六訂定為「全國小花蔓澤蘭防治日」。對危害嚴重區域更加強舉辦小花蔓澤蘭除蔓活動。
對於分布危害較大且較集中的地區,則透過縣市政府及各地林區管理處於工作站設點,以每公斤5元的價格全年辦理小花蔓澤蘭收購活動。此外,透過各種宣導管道及媒體教導民眾認識綠癌、植物殺手——小花蔓澤蘭,並發起全國總動員活動隨時隨地清除它,才能持續降低其蔓延危害面積,以及對生態環境產生的衝擊。
註:使用圖檔請註明”特生中心提供”。
圖1_小花蔓澤蘭為台灣主要入侵的菊科蔓藤植物_特生中心提供(黃士元攝)
圖2_小花蔓澤蘭常入侵道路邊坡及荒廢地_特生中心提供(黃士元攝)
圖3_在秋冬之際10至12月為小花蔓澤蘭的開花期_特生中心提供(黃士元攝)
圖4_小花蔓澤蘭防除的時機最慢則在每年11月份開花結實前完成防除_特生中心提供(黃士元攝)
圖5_春季小花蔓澤蘭種子發芽是防除幼苗的好時機_特生中心提供(黃士元攝)
圖6_小花蔓澤蘭切除或拔除後的蔓莖及頭根部,應加以收集處理_特生中心提供(黃士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