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走透透的工作狂
「過勞死」開始在這一兩年成為各界關心的重要話題,社會新鮮人們求職時因此會非常在乎工作環境與條件。工作確實不該是我們生活的全部,但有種人卻是天生的勞碌命與工作狂,這種人其實蠻無趣的,平日幾乎毫無任何休閒嗜好與生活情趣可言,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之外,還是工作。
他們待在辦公室的時間絕對比在家的時間還長,出差睡在旅館的機會可能還比睡在自己臥室的次數還要多。對許多年輕人而言,這樣的生活或許難以想像,但早期有許多對奠定臺灣經濟發展基礎具有重要貢獻的人物,都是這樣的工作狂,而糧食局長李連春就是其中一位。
南北走透
某次省議會開會期間,某位省議員就曾在質詢時抨擊,李連春的工作特色有「二多」,就是「辦公地點火車多,辦公時間夜間多」。由於李連春時常在外出差,因此習慣在火車上處理公事,而每次他外出巡視回到臺北糧食局的辦公室時,可能都已經是晚上了,當然會留下來繼續加班處理公事。不過,出差多、加班多,就表示李連春每個月領到的出差費和加班費也不少,省議員因此會雞蛋裡挑骨頭,質疑李連春是為了多賺點錢,才動不動就出差、加班。
面對省議員的抨擊,熟悉李連春工作狀況的人必定會為他叫屈。在傳真機和網際網路都還沒出現的年代,資料回報的速度是非常慢的;而糧食局所需要的各種訊息資料,不下千百種。糧食局本局若要能夠隨時清楚掌握各地的糧食生產與供需狀況,除了參考各地定期呈報的數據報表外,相關人員還得親自下去視察才行。因此,每個星期二上午,李連春前往士林官邸向蔣中正總統報告糧政狀況後,便會帶著身邊重要的幕僚展開全臺走透透之旅。
李連春的行程通常會先到桃園與新竹視察,週三時抵達臺中,並固定在臺中火車站前一家旅社過夜;週四起繼續往彰化、雲林南下,週五晚上都會在臺南市過夜;週六、週日巡視高雄與屏東地區後,再搭車返回臺北。換句話說,李連春每週都要巡迴臺灣一趟。李連春下鄉視察基本上主要有兩項目的,其一是與各地糧食事務所人員召開工作會議,察看各項數據報表,其二就是實地到農村視察。與各地糧食事務所人員召開會議時,李連春總會盯著各項數據指標,追問各項業務的達成率。下鄉時,則會親自到田裡去查看稻作的生產狀況。
一生懸命
若從李連春的固定行程來看,不難發現,其實並沒有工作日與休假日的分別。一位在糧食局服務超過四十年的老部屬就曾說過:「和李連春做事,哪有分什麼禮拜六禮拜天!」
工作日與休假日不分外,李連春的另一項工作狂熱表現就在於,天天加班到半夜。早期臺北各公家單位人員都知道,糧食局辦事室的燈火每晚不到半夜一、兩點是不會熄的。1951年時某次美國運送美援農藥來臺灣時,因為臨時有突發狀況,載運農藥的軍機降落松山機場、卸貨之後,就得立即起飛前往東京。當時美援會秘書長王蓬在半夜一點十分接到美方打來的電話後,一開始還愁苦找不到卸貨工人,但過了一會兒,他馬上就想到了李連春,因此掛了通電話到糧食局。正如他所料,李連春確實還在辦公室。
李連春知道此事後,立即答應協助,馬上帶著他身邊的幕僚,同時又去員工宿舍叫醒好幾位男性職員,一群人就坐上卡車、浩浩蕩蕩前往松山機場,趕在半夜三點以前將美援農藥卸下,並先載回糧食局存放。由於李連春和糧食局職員們前往松山機場時,身上都穿著平日上班必備的西裝和襯衫,負責開飛機的美國機師還因此嚇了一跳,以為臺灣的搬運工人都如此優雅。這段故事日後還被編入國立中興大學的國文教材內。
由於李連春的個性較為急躁,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即使處理、馬上呈報,他身邊的幕僚人員因此得時常陪著他挑燈夜戰,處理公務。家住廈門街的
有時為了趕製報告,打字小姐也得留下來加班到半夜。工作終於告一段落時,李連春則會請自己的司機開局長專用的黑頭車,送打字小姐回家。李連春還會叮嚀司機,不能將人放到巷口,就先行離去,必須親眼看到打字小姐走進家門後,才能離開。李連春對待部屬雖然嚴厲,但還是有他細膩貼心的地方。
退而不休
不管是工作狂或勞碌命,這些人的特點就是,一刻也不能閒。即使離開工作崗位後,仍然隨時隨地擁有想做事的衝動。1970年當李連春卸下糧食局長職務,轉任並無任何實權的行政院政務委員,1976年又再調任國策顧問後,他仍舊保持每天工作的習慣。
當時合作金庫提供一間辦公室讓他使用,即使糧政在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早已式微,李連春對農業與糧食政策的影響力早已消失,但他每天還是會固定「上、下班」,坐在辦公室內,細心研究各項糧政數據資料,甚至草擬各項糧食政策與方案。李連春每天固定上下班的習慣,直到他過世前兩三年,才因健康因素而停止。
工作狂是李連春的特徵,但他並絕不是唯一,許多與李連春一起打拼的老部屬也都如此,一輩子都敬愛珍視自己所屬的工作。當他們退休後,仍隨時保持著「想做事」的衝動。例如,過去糧食局的統計室主任黃登忠先生,自糧食局退休後,便積極蒐集整理日治時期的糧政資料與數據,最後完成了《百年糧政史料彙編》這部鉅作,收錄了1895至1995年間各項重要的糧政數據資料。同樣地,我們在各行各業也都能發現這樣的典型性人物,王永慶與郭台銘就是最好的例子。
工作雖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臺灣經濟的發展基礎卻是靠這群將工作視為生命的人所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