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農業發展史
糧政史-糧食自給的危機與轉機
刊登日:102/10/31
727
2011年10月31日聯合國宣布,全球第70億人即將誕生。當天菲律賓馬尼拉法貝拉紀念醫院(Dr . Jose Fabella Memorial Hospital)湧進了新聞記者,在攝影機與相機閃光燈的聚焦下,一名女嬰於午夜誕生,她被認定是全球第70億人。
每當有小嬰兒出生,都會受到祝福,不過,各界對這名女嬰的出世似乎並未有太大的喜悅。聯合國官員接受訪談時指出,全球人口突破70億,其實帶來隱憂,許多專家撰文討論此事時,紛紛擔憂過多的人口將使糧食問題更為惡化。
所謂的「糧食危機」對多數臺灣人而言,顯然已不再是遙遠而抽象的概念。2008到2011年間,國際糧食價格不斷上漲,國內各項民生物資價格也隨之竄升。這一兩年來,國內重要的新聞雜誌與媒體,都曾製作過糧食危機的專題報導。當然,國內各項糧食物資的供應並未匱乏,尚未達到「危機」的程度。不過,2008到2011年間糧價上揚,已充分暴露臺灣糧食供需的矛盾與瓶頸。
進口糧食該不該?
1980年代初期,已自糧食局長卸任的李連春,接受臺視的訪問時表示,臺灣不應該進口這麼多糧食,不過,他的呼籲未獲得任何迴響。當時國際穀物供應平穩、價格低廉,對臺灣而言,發展電子加工出口業所能創造的利益,絕對比農業大得多。與其讓珍貴的人力資源投入農耕,還不如讓這群人進入加工出口區,擔任電子工廠的作業員,因此,李連春的建議被許多人認為不合時宜。
其實,李連春的不合時宜,並非1980年代才出現。早在1950年代,美援農產品大量傾銷臺灣時,國內許多財經專家(如尹仲容)就曾建議,臺灣不需要生產太多的糧食,因為泰國米比臺灣米便宜多了,我們可以進口泰國米,再加上美援農產品的配合,臺灣的糧食供應也就無虞。對於尹仲容的建議,李連春則表示「我們歡迎美援,但不依賴美援」。由於1950年代,兩岸對峙情勢緊張,政府又期盼日後能反攻大陸,在戰爭的陰影下,政府對於糧食問題的思維,必定希望能自給自足。因此,李連春對臺灣糧食政策的堅持,尚能獲得政府高層的支持。
然而,1960年代中期,臺灣經濟開始起飛,追求經濟成長是舉國上下共同的目標,「反攻大陸無望」漸漸成為整個社會心照不宣的「共識」,李連春對於糧食自給自足的堅持,開始被視為老掉牙的觀念。其次,日本於1960年代晚期停止進口臺灣稻米,導致臺灣稻米出現生產過剩的狀態,全臺各地農會穀倉出現「倉滿為患」的現象,許多農會甚至將多餘的稻穀放置於路旁,某些農會甚至直接拒收農民送來的稻穀,害農民不知該如何是好。國內政經環境的轉型,加上對外稻米貿易結構的變化,糧食局的地位與重要性因此大幅滑落,李連春終於在1970 年「榮調」行政院政務委員,結束長達24年的糧食局長任期。
如何自主成難題
自李連春卸任糧食局長職務後,不再有人鼓吹糧食自給自足的主張,美國小麥、玉米與黃豆源源不絕湧入,國人飲食習慣出現重大轉變。在廉價國際穀物的供應下,臺灣的家畜、家禽肉品成本不斷下降,我們吃的肉也越來越多。1971年時,臺灣每人每年平均吃掉26公斤的肉,但2009年時則增加為74 公斤。此外,國人的油脂攝取量也越來越高,同時,大家吃的米飯卻越來越少。1971年時,我們平均每天要吃下5碗白飯,如今只剩下1.5碗左右。
隱藏在飲食習慣蛻變的背後,則是臺灣糧食自給率的銳減。1971年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尚有83%,但至2009年已下降至32%,意謂著我們每天攝取的熱量中,其中68%來自於進口糧食。這正是前所提及的,臺灣糧食供需的矛盾與瓶頸,一方面我們需求的糧食類型,如小麥、玉米等,必須透過國外進口滿足;但在另一方面,國內能提供的糧食種類,如稻米、甘藷等,需求量卻甚低。換句話說,臺灣糧食的生產與需求間存在著極大的鴻溝,兩者的契合度極低。我們進口大量糧食的同時,國內卻有將近20萬公頃的稻田被迫休耕。由於過度仰賴進口糧食,每當國際穀物價格上揚時,臺灣民生物資的漲勢也就蠢蠢欲動。更重要的是,整個臺灣社會為此所付出的成本,其實是雙重的。它包括對外進口糧食所必須付出的外匯,以及政府因應稻田休耕,給予農民的補貼。
檢視現今臺灣糧食的供需情形,不難發現,其實李連春先生的觀念從未有任何不合時宜之處。過去許多對於李連春的批評總認為,臺灣農業生產成本這麼高,為何還要自己生產?但當我們現在進口大量糧食以補足國內需求時,付出的成本是雙重的。因此,如果不試圖扭轉臺灣的糧食生產結構,未來臺灣社會為此所付出的成本,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此外我們還得繼續忍受國際穀物價格的週期性波動。
自1998年臺灣省政府精省後,臺灣省糧食局歸併至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糧食局已不存在,過去糧政體制與戰後臺灣農業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這段歷史卻逐漸遭人遺忘。儘管各界對戰後糧政的發展與評價,見解有所不同,但相關糧政人員曾付出的努力與貢獻,不應被抹殺。過去一整年,臺北糧食協進會以專欄形式,在《鄉間小路》月刊刊載戰後糧政史,我們希望各界能夠重新思考戰後的糧政發展歷程,對照當今臺灣的糧食供需情形,將當前的糧食危機視為下一階段的轉機。臺北糧食協進會未來將持續進行戰後糧政體制、糧食政策與相關農糧議題的文史研究工作,並積極參與各項糧食議題的討論與社會公益事業,希望為戰後的糧政發展過程,留下完整的歷史。同時也希望透過戰後糧政史的忠實呈現,能為大家帶來啟發性的思考。
臺北糧食協進會前身為臺灣省調節服務社,初期主要為協助政府調劑民食,1956年改制為財團法人組織。為適應時代變遷與需求,臺北糧食協進會以戰後糧政與相關農糧研究為主要任務,並持續舉辦相關慈善公益事業。歡迎各界予以指教:foodpolicytw@gmail.com
文 臺北糧食協進會 圖 編輯部
每當有小嬰兒出生,都會受到祝福,不過,各界對這名女嬰的出世似乎並未有太大的喜悅。聯合國官員接受訪談時指出,全球人口突破70億,其實帶來隱憂,許多專家撰文討論此事時,紛紛擔憂過多的人口將使糧食問題更為惡化。
所謂的「糧食危機」對多數臺灣人而言,顯然已不再是遙遠而抽象的概念。2008到2011年間,國際糧食價格不斷上漲,國內各項民生物資價格也隨之竄升。這一兩年來,國內重要的新聞雜誌與媒體,都曾製作過糧食危機的專題報導。當然,國內各項糧食物資的供應並未匱乏,尚未達到「危機」的程度。不過,2008到2011年間糧價上揚,已充分暴露臺灣糧食供需的矛盾與瓶頸。
進口糧食該不該?
1980年代初期,已自糧食局長卸任的李連春,接受臺視的訪問時表示,臺灣不應該進口這麼多糧食,不過,他的呼籲未獲得任何迴響。當時國際穀物供應平穩、價格低廉,對臺灣而言,發展電子加工出口業所能創造的利益,絕對比農業大得多。與其讓珍貴的人力資源投入農耕,還不如讓這群人進入加工出口區,擔任電子工廠的作業員,因此,李連春的建議被許多人認為不合時宜。
其實,李連春的不合時宜,並非1980年代才出現。早在1950年代,美援農產品大量傾銷臺灣時,國內許多財經專家(如尹仲容)就曾建議,臺灣不需要生產太多的糧食,因為泰國米比臺灣米便宜多了,我們可以進口泰國米,再加上美援農產品的配合,臺灣的糧食供應也就無虞。對於尹仲容的建議,李連春則表示「我們歡迎美援,但不依賴美援」。由於1950年代,兩岸對峙情勢緊張,政府又期盼日後能反攻大陸,在戰爭的陰影下,政府對於糧食問題的思維,必定希望能自給自足。因此,李連春對臺灣糧食政策的堅持,尚能獲得政府高層的支持。
然而,1960年代中期,臺灣經濟開始起飛,追求經濟成長是舉國上下共同的目標,「反攻大陸無望」漸漸成為整個社會心照不宣的「共識」,李連春對於糧食自給自足的堅持,開始被視為老掉牙的觀念。其次,日本於1960年代晚期停止進口臺灣稻米,導致臺灣稻米出現生產過剩的狀態,全臺各地農會穀倉出現「倉滿為患」的現象,許多農會甚至將多餘的稻穀放置於路旁,某些農會甚至直接拒收農民送來的稻穀,害農民不知該如何是好。國內政經環境的轉型,加上對外稻米貿易結構的變化,糧食局的地位與重要性因此大幅滑落,李連春終於在1970 年「榮調」行政院政務委員,結束長達24年的糧食局長任期。
如何自主成難題
自李連春卸任糧食局長職務後,不再有人鼓吹糧食自給自足的主張,美國小麥、玉米與黃豆源源不絕湧入,國人飲食習慣出現重大轉變。在廉價國際穀物的供應下,臺灣的家畜、家禽肉品成本不斷下降,我們吃的肉也越來越多。1971年時,臺灣每人每年平均吃掉26公斤的肉,但2009年時則增加為74 公斤。此外,國人的油脂攝取量也越來越高,同時,大家吃的米飯卻越來越少。1971年時,我們平均每天要吃下5碗白飯,如今只剩下1.5碗左右。
隱藏在飲食習慣蛻變的背後,則是臺灣糧食自給率的銳減。1971年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尚有83%,但至2009年已下降至32%,意謂著我們每天攝取的熱量中,其中68%來自於進口糧食。這正是前所提及的,臺灣糧食供需的矛盾與瓶頸,一方面我們需求的糧食類型,如小麥、玉米等,必須透過國外進口滿足;但在另一方面,國內能提供的糧食種類,如稻米、甘藷等,需求量卻甚低。換句話說,臺灣糧食的生產與需求間存在著極大的鴻溝,兩者的契合度極低。我們進口大量糧食的同時,國內卻有將近20萬公頃的稻田被迫休耕。由於過度仰賴進口糧食,每當國際穀物價格上揚時,臺灣民生物資的漲勢也就蠢蠢欲動。更重要的是,整個臺灣社會為此所付出的成本,其實是雙重的。它包括對外進口糧食所必須付出的外匯,以及政府因應稻田休耕,給予農民的補貼。
檢視現今臺灣糧食的供需情形,不難發現,其實李連春先生的觀念從未有任何不合時宜之處。過去許多對於李連春的批評總認為,臺灣農業生產成本這麼高,為何還要自己生產?但當我們現在進口大量糧食以補足國內需求時,付出的成本是雙重的。因此,如果不試圖扭轉臺灣的糧食生產結構,未來臺灣社會為此所付出的成本,只會增加、不會減少,此外我們還得繼續忍受國際穀物價格的週期性波動。
自1998年臺灣省政府精省後,臺灣省糧食局歸併至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糧食局已不存在,過去糧政體制與戰後臺灣農業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這段歷史卻逐漸遭人遺忘。儘管各界對戰後糧政的發展與評價,見解有所不同,但相關糧政人員曾付出的努力與貢獻,不應被抹殺。過去一整年,臺北糧食協進會以專欄形式,在《鄉間小路》月刊刊載戰後糧政史,我們希望各界能夠重新思考戰後的糧政發展歷程,對照當今臺灣的糧食供需情形,將當前的糧食危機視為下一階段的轉機。臺北糧食協進會未來將持續進行戰後糧政體制、糧食政策與相關農糧議題的文史研究工作,並積極參與各項糧食議題的討論與社會公益事業,希望為戰後的糧政發展過程,留下完整的歷史。同時也希望透過戰後糧政史的忠實呈現,能為大家帶來啟發性的思考。
臺北糧食協進會前身為臺灣省調節服務社,初期主要為協助政府調劑民食,1956年改制為財團法人組織。為適應時代變遷與需求,臺北糧食協進會以戰後糧政與相關農糧研究為主要任務,並持續舉辦相關慈善公益事業。歡迎各界予以指教:foodpolicytw@gmail.com
文 臺北糧食協進會 圖 編輯部
相關照片
上一篇
農業社會的飲食圖譜
下一篇
農村婦女該瞭解的事 (下)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50%
我喜歡:13%
很實用:38%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1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林*慧(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9/10/26
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