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炎熱,籲請養殖漁友作好防暑及魚塭夏季管理
夏季天氣高溫炎熱,縣府籲請養殖漁民於作業時應作好防暑工作,同時也要加強養殖漁業之夏季管理措施。
農業處表示,夏季高溫炎熱,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 2 時太陽最炙烈,籲請漁民儘量避免在大太陽下長時間工作,於魚塭、海上工作時,要穿著淺色寬鬆衣服,戴斗笠或帽子遮陽,並隨時補充水分,預防中暑或發生熱衰竭,同時也留意周遭附近其他漁友的情況,互相照應。
夏季養殖池的溶氧量隨水溫的升高而降低,且水溫高時魚類的消化代謝增強,攝食增多,呼吸加快而耗氧量增高,加上養殖池其它耗氧因子的作用加強,如果養殖管理不當時可能出現浮頭或泛池等情形;同時藻菌繁生,病原菌、病毒及寄生蟲等也伺機而發,因此做好妥善的投餵及養殖管理並考量適當降低養殖密度,才能平安度過高水溫期收養殖成效。
一、合理投餵管理
水溫高時養殖物的攝食旺盛,可隨著成長給予合理投餵量,切勿過度投餌以免造成消化壓力而產生消化道疾病,甚而併發其他疾病。此時可適量於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及維生素等添加物以強化養殖生物的肝臟和腸道健康,促進消化吸收提高飼料效率。過度高溫會影響消化甚而吐料,當白天水溫有可能超過33℃、天氣異常、吃食不正常或水質變化等情形發生時,應視情形考慮減少或停止投餵。
二、做好水質調控
夏季光照充足,水溫升高,養殖物代謝速率及浮游植物的生長速度增加,加上投餵量大及排泄物增加,細菌對有機物質的分解作用也加快,因而更加促進浮游植物的生長導致水體過肥,水質較易變壞,應適當流換水以維持良好水質、避免有機物大量堆積並穩定池溫;低氣壓天氣悶熱時需適度增加溶氧,並控制魚塭水色,使藻相穩定勿過濃,避免夜間及清晨光合作用效率低時產生缺氧、浮頭或泛池情形;另應每日留意氣象動態,嚴防強降雨造成鹽度劇烈變化,並加強塭堤維護及排水設施疏通。
三、加強疾病防治
持續高水溫或水質變化劇烈,易造成養殖生物抵抗力變弱且各種寄生蟲疾病及細菌性疾病、病毒等都容易發生,但此時期用藥容易造成藻類死亡,影響水質穩定,所以應以預防疾病產生為主。此時應經常加強巡視池塘注意養殖生物狀況,魚病防治以預防為主,定期施用光合菌、枯草菌及硫化菌等益生菌亦可幫助調節水質,並可使用細菌檢測套組確認細菌菌相,降低疾病發生機率。病害初發生時,大多會出現游泳行為異常,伴隨攝食不佳(頓料),需仔細觀察;有異樣時,立即採樣送檢準確診斷,當病害發生時,應多開啟增氧設施增加溶氧,並避免午間高溫時段施藥,施藥時多巡視觀察,正確對應處理以降低損失。
另外若遇水質或水生生物有異常死亡情形,可將池水或魚隻檢體送至家畜疾病防治所(太保市太保一路1號、05-3620025)、東石水產動物疾病檢驗中心(東石鄉副瀨村新結庄14-2號、05-3734330)或水產動物疾病防治中心(義竹鄉新店村2-6號、05-3427922),由獸醫師提供檢診及諮詢服務,透過科學儀器及專業獸醫師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勿病急亂投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