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力重現 農委會全力輔導原鄉新農業技術
為了支持原鄉地區農產業發展,農委會11個農改場辦理111-114年「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綱要計畫,共同投入科技與研發能量,推動原鄉產業發展,農委會今日於臺東改良場舉行「找回原力 部落復興 原鄉永續」記者會,說明計畫輔導成果。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今天出席記者會時表示,原民部落長期面臨到老化缺工、栽培技術缺乏等情況,農委會因此召集了全國11個農業改良場所,由保種、生產及加工等不同面向,以科學技術導入方式來協助解決問題,希望能為原鄉找到新出路。
在全國11個改良場所的通力合作下,已完成許多的進展。首先,為了保留部落流失的文化,從文建站中找出藏在耆老記憶中的知識並保留下來。未來則規劃重現部落傳統農耕知識,例如小米與紅藜混種來預防鳥害,以科學方式來驗證並重現部落傳統知識。
其次,極力盡搶救作物及保種工作,包含協助復育馬太鞍部落的原生小米﹔同時也針對消逝中的阿美族酒麴作物,一一找出並建立保種工具組﹔還包括復育了黑米祭中重要的種源「黑小米」。
為了典藏農耕文化,改良場與中研院合作共同建置數位典藏資料庫,目前已上傳了155項主題。其中包括了不少具有故事性及族人情感的作物,例如魯凱族的加工食糧—芋頭乾﹔傳唱百年歌謠的香糯米falinunu﹔還有非常少見的紅梗高粱,都將這些故事予以數位典藏起來,並製作成書籍及食農教育教材,傳承給下一代,同時以部落行動學堂的輔導能量,來建立農耕的智慧網絡。
改良場也協助增進原民耕種技術和加強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研發出全國第一套的火蔥病蟲害管理技術﹔還包括小米IPM模式及油芒進行了整合管理研究。
為解決人力問題,改良場也協助原民部落投入機械化生產,樹豆目前已建立出一整套的省工機械﹔油芒及小米也投入了機械化的腳步,讓作物從零星種植,升級到經濟栽培。
為提升部落傳統的加工食品的安全性,以阿美族傳統醃肉來說,改良場以科學方式建立了醃製的標準操作流程,降低食材風險之餘,也保留下部落傳統飲食文化。
由於原民農耕多以友善、有機方式為主,農委會目前正研擬生態給付政策來給予支持。而為了此一政策能有所依據,農委會目前於屋拉力部落、織羅部落建立了生態農業地景經營模式,未來將會以友善環境補貼方式,形成維護給付、營造給付、成效給付等3種不同方式的給付來實質回饋給部落。
電光部落潘寶瑩分享和臺東場合作的經驗
歷坵部落小米學堂執行長高世忠感謝臺東場提供相關技術輔導
陳駿季副主委接受媒體聯訪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