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該怎麼吃?
談到糧食問題,多數人總會追問「量」的問題,認為只要讓大家都能吃飽,糧食能充沛供應,問題就解決了。不過,讓一個人「吃飽」的方式很多:一大碗白飯上面淋點豬油和醬油膏,再配點醬瓜小菜,這就能當作一餐;某些人則會跑去特定的餐廳,點上一客32盎斯的巨無霸牛排,彷彿參加比賽的挑戰者,努力將油滋滋的牛排淨空。
吃飽的方式千變萬化,法律也不可能規定飯該怎麼吃,但我們的飲食習慣卻會影響到糧食的供需。而飯究竟該怎麼吃?過去就曾是重要的政策議題,甚至還曾為此掀起過糧政大辯論。
多吃飯大不易
我們該怎麼吃?我們能吃什麼?兩者其實是一體兩面。中國大陸華北地區地廣人稀,寬闊的大草原可以充分飼養牛、羊,華北地區的肉類供應十分充裕,當地也就產生吃烤肉羊串、烤全羊與羊肉泡饃的飲食文化。地狹人稠的華南地帶不太可能將一大片土地拿去養羊養牛,養雞養豬反而比較符合經濟效益,所以粵菜與江浙菜主要以雞肉和豬肉為主。同樣的,自清代以來,臺灣即是稻米之鄉,臺灣人的飲食習慣也是以米飯為主食,臺灣也創造出許多以稻米為食材的點心,如蘿蔔糕、米粉、碗粿、麻糬等。
稻米雖是傳統臺灣飲食文化的重心,但過去吃白米飯卻是奢侈的行為。許多傳統農家會盡量多吃點地瓜、飯內摻入地瓜簽,再將省下來的稻米拿去賣錢。例如,日據時代臺灣生產的稻米,其中將近一半外銷到日本。當時(1935-39)每位臺灣人每年平均吃掉
將價格較貴的白米拿去賣錢,自己則省一點、吃得差一點,正是過去臺灣民眾的飲食寫照。當時民間普遍認為,吃上一碗熱騰騰、且毫無任何地瓜簽的白米飯,就是富裕的象徵。
戰後,李連春擔任糧食局局長時,他被交付的任務是要餵飽全臺灣每個人的肚子,同時還得盡量省下一些稻米,再出口到日本賺取外匯。出生於日據時代的李連春,對飲食的觀念受到成長背景影響,深知過去臺灣人吃地瓜、省白米的狀況。因此,李連春心中的完美餐飲,就是能吃到未摻入地瓜簽的米飯,他也朝向這個目標去餵飽全臺灣人。糧食局的施政因此朝向增產白米,同時盡量讓旱田都能轉變為能夠栽種水稻的水田。
白米飯的戰爭
對李連春而言,想盡辦法多吃白米飯,應該是再簡單也不過的觀念。然1954年,時任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副主委的尹仲容,卻在雜誌上發表文章,鼓勵大家多吃麵食。尹仲容認為,國際小麥價格僅是稻米價格的一半,吃麵比吃米還划算。臺灣應該多進口小麥,鼓勵老百姓多吃麵食,再將省下的白米出口賺取外匯。
尹仲容的算盤打得夠精,但李連春卻擔憂,多數臺灣老百姓根本不習慣麵食,鼓勵民眾吃麵,頗有難度。此外,大量進口小麥也代表著我們將依賴進口糧食,不符合糧食自給自足的原則。
面對尹仲容的提議,糧食局反而建議鼓勵民眾多吃糙米和胚芽米,少吃精白米,此法將同樣能達到節省食米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吃地瓜同樣能節省食米,但李連春深知地瓜對百姓的負面印象,因此並未做出這樣的主張。然農復會卻推出「大家都來吃甘藷」運動,用以反制尹仲容的提議。當然,農復會的呼籲不可能獲得民間迴響。
李連春對於吃飽的概念,基本上符合多數民間老百姓的想法,在1950年代時也未從未遭受質疑。1960年時,平均每位臺灣民眾的食米消費量已達到
1959年的八七水災嚴重衝擊當年臺灣的農業生產,稻米產量出現吃緊的現象,米價上漲,糧食局還為此從泰國進口稻米應急。而當米價上漲時,各界檢討糧食局的聲音也就接踵而至。
首先發難的農林廳廳長金陽鎬就表示,糧食局整天鼓勵稻作生產,讓大家以為吃「飯」就是要吃「米飯」。他認為,吃飽的方式很多,多吃米飯雖然能增加熱量供應,但營養並不均衡,政府應該鼓勵民眾多吃肉、雞蛋和蔬菜水果,少吃點米飯,如此才能提高飲食的品質。而金陽鎬的建議,隨後也獲得尹仲容和經濟部長楊繼曾的呼應,進而掀起糧政大辯論。
吃飽也要吃巧
在國民平均所得只有200美元的年代,金陽鎬的建議,在當時聽起來頗有晉惠帝再度投胎轉世的感受。但仔細分析內容,不難發現其中政治鑿斧的痕跡。戰後初期在「以糧為綱」的施政目標下,糧食局的權限因此極度膨脹,糧食生產成為農業政策的優先目標。不過,臺灣地狹人稠,耕地面積有限,當大部分的耕地都用來種植糧食、大部分的資源都投入糧食生產時,蔬菜水果的種植面積勢必縮減。同樣的,政府也不可能有太多餘力去發展家禽與家畜產業。
然而,蔬果作物與畜產業正是農林廳的業務範圍,蔬果與畜產未受重視,正代表農林廳權責的縮限。面對農林廳長等人的抨擊,糧食局只能低調地以國民所得過低、糧食生產不可偏廢等理由回應。當米價逐漸回穩後,各界檢討的聲浪便逐漸平息。
儘管此次爭議的癥結實為政治問題,但飲食習慣與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問題終於被正式提出。李連春雖然實現了讓全臺灣人都能吃上白米飯的夢想,卻不經意地導致當時臺灣農業生產,過於重視糧政的後果。1960年時,每個臺灣人每天平均能吃五碗白飯,主食的供應非常充足,但副食品消費卻嚴重不足:每人每個月平均只吃三顆雞蛋,
1960年代中期後,隨著外在經濟結構的改變,農業生產結構因此逐步調整。國人米食消費量慢慢減少,動物性蛋白質與油脂的攝取量逐漸增加,飲食觀念也從「吃飽」轉變為「吃好」。當然,隨著國人飲食觀念與飲食習慣的轉變,糧食生產的重要性便逐漸下降,糧食局的地位也就大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