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韭菜作畦機操作示範觀摩會
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11月16日與於場區舉辦「白頭韭菜作畦機操作示範觀摩會」。與會來賓約50位,包括吉安農會張總幹事、農糧署東區分署鍾科員等蒞臨,現場與農友熱烈討論,活動順利進行。
白頭韭菜是花蓮吉安鄉四大特色農產之一,相較於常見的韭菜具有口味甘甜、辛辣度較低的特色。要種出白頭韭菜有其特殊種植工法,需先機械開溝作畦在人工耕作淺溝,才可為韭菜營造好的生長環境。韭菜種植後於淺溝處需分次覆蓋木屑,使韭菜根部因覆蓋無法照到陽光綠化,因此韭菜根部會呈現白色且纖維細緻。
但因其種植工法特殊且只能仰賴大量人力耕作淺畦,效率慢且費工,在農業人口結構改變的現今,白頭韭菜栽培面積日益減少,地方特色作物也面臨產業困境。為此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積極開發「白頭韭菜作畦機」,以機械取代人力,以行動支持地方特色產業之發展。
「白頭韭菜作畦機」附掛於迴轉犁之後,在整地的同時一併完成作畦,以單向縱走溝渠作畦取代以往縱橫交錯的作畦形式,變更淺溝的方向使其與曳引機前進方向相同,便於機械連續操作。機械作畦規格與傳統規格相同,韭菜種植後相關的田間管理機械能可順利進行,達到白頭韭菜產業高度機械化。 白頭韭菜作畦機作業效率每小時達0.6分地,且單人操作機械即可,相較以往人工作畦效率提高20倍,且可減少人事成本支出達95%以上。機械作畦栽培規格為行距35公分,建議採行之株距為25公分,在相同的面積之下,種植株數可增加約13%。經試驗結果得知機械與傳統之單欉重相近,但種植株數較多,也因此單位面積的產量提高約10%。
白頭韭菜導入機械化作畦不僅可節約農時、減輕農事辛勞,更可提高單位產量。此次花改場研成之「白頭韭菜作畦機」,解決機械作畦的技術困難,並且透過辦理觀摩會擴散研發成果使農友周知,為吉安鄉特色農產注入新的活力,使特色作物得以永續發展。
撰稿人 |
電話:03-8521108轉3804 |
---|---|
作物環境科約僱助理簡宏諭 |
|
新聞聯絡人 |
電話:03-8541881 e-mail:jmt@hdares.gov.tw |
農業推廣科副研究員曾竫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