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新興技術之漁業科技可能發展
文章來源 : 農業科技決策資訊平台 2017-11-24
隨著捕撈、航運、保存技術的進步,漁業供應鏈已逐漸變得龐大,相關公司和銷售店家的產品越來越受人為環境和供應鏈影響,但隨著供應鏈的壯大,過度捕撈和漁工人權侵害的問題也愈加嚴重。根據十月份發布的Greenpeace Sea of Distress report報導,自20世紀末以來全球漁獲量持續下降,顯示海洋生態系統正遭受破壞,全球三分之一的漁業資源已經枯竭,且美國國務院已在50多個國家的漁船或漁加工設施上發現了遭受非法勞動和販賣的人員。
除了上述因素,漁產品的可追溯性資料也日益重要,以美國為例,北美超過三分之一的海產被貼錯標籤,且高達三分之一的野生捕撈海產屬於非法進口產品,而這些問題促使了數據分析、影像、監控等全球性的前瞻技術有了共同合作發展機會,並協助傳統漁產業進行轉型。
美國一個非營利組織Fish 2.0其積極推動投資人和漁業相關企業之連結,致力於發展漁業永續經營,並藉由舉辦論壇與獎勵比賽中探討漁業之新技術,每個新興企業所投入之研發涵蓋了漁業市場中不同部分,例如:
-
Seatech:建立可提供公司、政府與非政府組織有關自然資源的數據資料庫,確保其漁產品具有正確之來源標記,以告知消費者漁產品的合法性,同時鞏固合法漁企業的市場。
-
ColomboSky:創設海水養殖監測技術,利用衛星圖像進行水質監測,可以提前預防大量藻類或水母所產生的威脅,減少海水養殖的損失。
-
ThisFish:研發追蹤軟體協助世界各地之漁業企業,記錄其供應鏈數據,以提高透明化程度和業務效率。
-
SmartCatch:運用區塊鏈概念到漁業生產運銷過程中,積極鼓勵漁民可透過支付少量金額之方式(micropayments),來交換所需要之補獲資料,以減少誤捕其他海洋生物的機會。【延伸閱讀】日本農林水產省與經濟產業省跨部會合作科技技術創新
目前已有許多大型漁業業者投入漁業科技發展及來源可追溯性之新興科技開發當中,證明這已變成世界性的重要議題,其不僅只是為了消費者之漁產品安全、改善工人勞動環境與瞭解生態系統環境健康狀況而已,更是積極將傳統漁產業導向真正的友善環境與永續發展之目標。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