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結合學界、社區共同營造螢火蟲棲地
雲林縣古坑鄉每年4到6月是螢火蟲出沒的黃金時間,從淺山海拔250公尺到中低海拔1,500公尺都有螢火蟲的棲地。雲林縣政府致力於生態環境的營造,今年度結合學術界、政府部分、民間團體進行螢火蟲棲地營造,於今(9)日共同交流活動。營造地點位於樟湖張師傅生態紅茶園,參與者包含茶園主人、樟湖村長、樟湖社區發展協會、大埔社區發展協會、以及資源連結北溪社區發展協會及西屯社區發展協會進行水電及滴灌系統的配置。再者,學界的合作參與是今年的亮點,結合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及國立勤益大學的師生共30餘人,跨校進行棲地調查、測量、整理、營造到解說,耕耘SDGs陸域生態的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棲息地,與雲林縣政府共同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實踐。
雲林縣結合學界、社區共同營造螢火蟲棲地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魏勝德處長,表示「雲林縣螢火蟲季想要傳達的是生態價值,近2年結合社區營造3處棲地,並透過結合各界資源的營造模式,積極打造古坑鄉成為友善棲地,不僅如此,華山地區今年也營造蝴蝶棲地,未來豐富的生態環境是最好的教育教材,並藉由活動讓來訪民眾感受生態多元及豐富。
國立嘉義大學何坤益教授說到,「我們是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同學需透過場域實踐訓練增進經驗,本次從棲地調查、測量,並配合以素燒盆排列的生態工法、撫育及棲地改善等措施,提升大端黑螢、黑翅螢的族群數量,並透過種植當地適合植栽馬蘭、杜英、青剛栗及楓香,營造棲地的生態環境,未來也可作為環境教育地點。」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彭及忠院長及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永續處林家驊處長表示,「自112年起本校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其中有一要項為陸域生態營造,我們於高鐵校區進行物種調查及棲地營造。為了更精進我們的實踐內容,今日帶領學校師生20餘位學習,並邀請勤益大學景觀系的陳廷育教授共同與嘉義大學相互交流,共同為地方做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