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其他15個WTO會員敦促歐盟勿採行非關稅貿易障礙
文章來源 : 台灣WTO農業研究中心 2019/07/08
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 編譯
據了解,美國和其他15個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會員於今(2019)年7月4日敦促歐盟勿採行諸如「以危害基礎方法來核准和展延植物保護產品授權」(hazard-based approach to the approval and renewal of plant protection product authorization)等非關稅貿易障礙,該等國家認為此類措施對全球安全食品和農產品的生產和貿易會產生負面影響。
在WTO貨品貿易理事會會議即將於今年7月8日舉行前夕,美國、澳洲、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瓜地馬拉、宏都拉斯、馬來西亞、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和烏拉圭發表聯合聲明指控歐盟正採行有關「有效禁止使用安全和永續農業生產所需物質(如農藥成份 )」的措施。
上述國家在其7月4日發表的聲明中指出,歐盟正在禁止「已被許多WTO會員國評估和授權使用的物質」。
聲明中指出,「儘管多年來會員們多次在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SPS)委員會和技術性貿易障礙(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委員會中表達對歐盟該等措施會對農產品貿易造成過度限制之關切,但歐盟自2009年首次公布該等措施以來仍持續施行。」
雖然聲明聯署國堅信「保護人類健康和促進貿易都是在WTO協定下獲得認同的兩個目標」,但其質疑歐盟正與「以證據和科學為基礎的風險評估」背道而馳。歐盟「無法確認其採行前揭所述限制,以尋求某種程度的保護或減輕特定途徑的暴露或風險,而對貿易有所影響是合理的。」
該等國家還指出,歐盟並未將WTO會員對其措施規範草案所提出之意見納入考量。
其亦認為,歐盟「單方面試圖將其境內監管方式強加給貿易夥伴」,且「正禁止使用害蟲防治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時損害其境外農民的生計,尤其是開發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
該等國家持續表明,「農業生產因地區而異,在歐洲施行有效的作法可能不適合其他氣候和地區」,並暗示,「歐盟堅持世界各地的農民將能發現「替代性物質」對歐盟許多貿易夥伴來說是不誠懇的說法,他們知道,在大多數情況下,可行的替代物質根本不存在或實際上使用的風險可能高於歐盟有效禁用的物質。」
該等國家認為,歐盟採行前揭所述具爭議之措施「已影響到全球農業生產和有關香蕉、葡萄、穀物和堅果等重要產品之貿易」,該等國家認為,「如果歐盟不改變當前作法」,則未來幾年將會出現貿易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