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搭建維護及智能設施班結業 增進農友因應氣候變遷能力
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因應氣候變遷及人力短缺,導入設施及智能技術,穩定作物產量及品質,於114月7月22日至24日在宜蘭縣農會、旺山休閒農場辦理農民學院進階選修訓練-溫室搭建維護及智能設施班,有來自全省各學員共襄盛舉,學員獲益良多,課程內容有助於提升農友溫室搭建修繕技能,增進智慧農業運用。
花蓮農改場表示,近年來由於氣候改變,導致人力耗費、作物收成不穩定等,導入設施及智慧農業,可以避免作物受到外界環境干擾,同時透過科技進行灌溉、氣象資料蒐集等,除了達到省工省時,也能運用於生產管理預測,作好栽培對策及因應。期望學員把握這3天學習時光,若有任何相關技術問題,多與講師交流及互動,加強自己運用設施及科技能力,以穩定作物產量及品質。
本次智能設施課程,包含生長補光、數據運用、自動化、政策面等。強化照光部份安排設施蔬菜育苗補光技術、設施番茄補光模式,分別由花蓮農改場游之穎助理研究員及林文華副研究員介紹;數據運用部份安排數據驅動設施園藝作物管理技術、智能設施環境數據蒐集與分析應用,分別由農業試驗所陳葦玲主任、蜂巢數據公司盧安邦負責人介紹。
自動化部份,安排設施葉菜智慧灌溉,由桃園區農業改良場賴信忠副研究員介紹。政策面部份則安排法規、資金輔導,由農糧署謝廉一技正介紹申請農作產銷設施容許使用法規實務、農業信用保證基金童涵旎專員介紹政策農貸與農業信用保證基金業務。智能設施課程講師,以深入淺出方式介紹,並配合案例、實務進行說明,獲得學員熱烈迴響。
溫室搭設及修繕實作則移至旺山休閒農場,由林致頡及林智凱青農教學。實作前講師首先介紹溫室搭建及修繕基本知識、常用工具、設施資材種類及用途、溫室結構樣態及適合作物類別、設施興建監工注意要點、設施搭建及維護實務等。實作部分,安排了一塊空地蓋溫室,從基地開始至搭建錏管、網布覆蓋等,讓學員做中學,一步一步完成一座溫室,同時講師也分享一些提升施工效率的技巧。
結訓綜合座談時由花蓮農改場主持,傾聽學員對課程的心聲。學員對3天理論實務並重的課程讚譽有加,師資陣容相當堅強。學員在座談會時踴躍發言,提出寶貴的建議,課程建議方面,增加設施栽培的土壤管理、增加基礎環控設施操作(如噴灌、水管裝設等)、2門補光課程重複及順序調整,另外也建議提供各作物光積值對應表、溫室建材購買資訊、農事缺工因應等。針對以上問題及建議,花蓮農改場員林文華副研究員及旺山休閒農場林致頡百大青農給予完善回應,學員感到非常滿意,對未來課程也寄予厚望。
訓練至尾聲,學員的建議除了做為未來課程的參考外,呼籲學員結訓之後回到農場工作崗位能夠學以致用,倘若遇到任何溫室搭建修繕及設施智能運用相關問題,請和授課講師多保持連繫,為您解決疑難雜症,花蓮農改場也會竭誠為學員服務,並扮演重要的轉介輔導角色。
撰稿人 |
電話:03-8521108轉1960 |
---|---|
農業推廣科助理研究員林正木 |
|
新聞聯絡人 |
電話:03-8541881 e-mail:jmt@hdares.gov.tw |
農業推廣科副研究員曾竫萌 |
相關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