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落吧~仙草! 四仙下凡 打造花海仙境 — 仙草新品種發表
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於114年8月28日,在農業部舉辦「仙草新品種發表記者會」,正式發表「花蓮1號—仙恬」、「花蓮2號—仙靚」、「花蓮3號—仙紫」與「花蓮4號—仙美」。同時,與花蓮縣富里鄉農會、沐沐園藝公司及青農劉景源完成正式授權簽約,象徵仙草新品種推廣作業正式啟動。
花蓮農改場長年致力於有機與生態農業的研究與推廣,自102年起即開始蒐集適合農田生態景觀營造之臺灣原生植物。其中發現仙草在早期即為農田上的雜草,所以又稱為「田草」,實為具高度潛力之原生植物。且觀察到仙草開花可吸引大量蜜蜂及多種有益昆蟲,不僅可作為農田生態營造,更可作為間作作物增加農友經濟收益。所以103年起,即開始從臺灣各地蒐集上百個地方種原及野生種,歷經多年田間觀察與系統化選拔,包括優良單株篩選、品系比較試驗、性狀檢定,機能成分分析、觀賞價值評估等繁複程序,最終育成四個具有觀賞性、機能性與高產潛力的仙草新品種。這四個仙草新品種具備「可看、可吃、可保健、可營造生態」的多重價值,不僅為傳統仙草產業注入新活力,也為休閒農業景觀與養生保健開創新局。四個品種已於114年6月底正式取得植物品種權,象徵臺灣仙草育種的重要里程碑,不僅突破傳統仙草的利用模式,更開啟仙草育種與多元應用的新篇章,為永續農業與產業升級奠定基礎。
四款仙草新品種,各具獨特魅力
本次發表的四款仙草新品種,各有其獨特之處:
花蓮1號仙恬:香醇與機能的結合
• 花色:粉紅色
• 花期:11月下旬至1月中旬,盛花期為12月
• 特色:香氣濃郁,含特殊香氣成分依蘭烯,及槲皮素、山柰酚等類黃酮機能性成分豐富。
花蓮2號仙靚:豐產與耐逆境的典範
• 花色:粉白色
• 花期: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盛花期為11月上旬
• 特色:生長勢強,耐逆境,產量高,每公頃產量較市面品種增加約40%。
花蓮3號仙紫:機能與美觀兼備
• 花色:藍紫色
• 花期:12月上旬至1月中旬,盛花期為12月
• 特色:抗氧化能力高,類黃酮及多酚等機能性成分豐富,花期晚,花色特別。
花蓮4號仙美:美觀與長觀賞性
• 花色:紅紫色
• 花期:11月下旬至1月下旬,盛花期為12月
• 特色:整個花序為紫紅色,且花序軸在花謝後仍保持紅色,可延長觀賞期。
打造臺灣版「紫色花海」,兼顧生態永續
仙草花海不僅美麗療癒,更是天敵昆蟲的友善棲地。113年底,花蓮農改場於壽豐有機農業研究中心交錯栽植四款仙草新品種,成功營造出宛如北海道薰衣草田的紫色花海。開花期間,不僅吸引人們目光,更吸引蜜蜂、瓢蟲與寄生蜂等天敵昆蟲棲息,有助於提升農田生物多樣性、強化生態系統服務,展現仙草兼具「可看、可吃、可保健、可養生態」的多重價值。
授權合作夥伴,共同推動產業落地
為推廣新品種的落地應用,花蓮農改場本次特別與花蓮縣富里鄉農會、沐沐園藝公司、宜蘭青農劉景源三方單位完成授權簽約,共同推進仙草新品種的落地應用與產業擴展,開創仙草新視界。
展望未來:仙草不只清涼,更能療育、守護環境
花蓮農改場場長楊大吉指出:「仙草是少數臺灣原生的作物,這次發表的四款新品種兼具可食、可觀、可保健與可營造農田生態;本場將持續其他學研單位合作,深入研究其機能性,推廣仙草的多元利用。」
花蓮農改場將持續選育更多元、更具應用潛力的仙草品種,並透過品種權授權制度與跨域合作,讓仙草新品種成為展現臺灣原生作物價值與魅力的重要代表。仙草,這一充滿台灣味道的原生植物,正以嶄新姿態從傳統作物,走進機能保健、景觀療育與生態農業的多元場域。不再只是夏日清涼良伴,更是療癒人心、守護環境、點綴農村風景的綠色希望。花蓮場將持續推動仙草產業化、在地化與永續化發展。
撰稿人 |
電話:03-9899707轉302 |
---|---|
蘭陽分場助理研究員游之穎 |
|
新聞聯絡人 |
電話:03-8541881 e-mail:jmt@hdares.gov.tw |
農業推廣科副研究員曾竫萌 |
相關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