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荔枝取得澳大利亞植物品種權 臺澳合作邁向新里程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多年致力於荔枝品種改良與品種國際佈局,今(114)年再傳捷報,「台農6號-艷荔」及「台農7號-早大荔」獲得澳方核准植物品種權(Plant Breeder Rights, PBR),加上113年已取得「台農3號-玫瑰紅」與「台農5號-紅寶石」品種權,農試所4個荔枝品種權申請案已全數獲得澳方同意。這是臺灣荔枝品種首次在澳洲取得PBR,象徵臺灣果樹品種正式進軍國際市場!
農試所說明,植物品種權的取得不僅是法律保障,更是臺灣果樹品種進軍國際市場的關鍵。過去果樹品種常因無性繁殖導致品種外流問題,使研發成果無法轉化為商業利益,為此,該所為推廣果樹品種建構全球市場,透過境外申請並取得目標市場品種權,不僅能有效防止侵權,且透過法律保障杜絕非法繁殖與銷售,確保研發成果不被濫用,更能將品種納入市場布局。例如在澳洲育成的蘋果'Pink Lady'在全世界蔚為流行,也形成品牌行銷,讓育種單位與種植農民共享利益,創造新型商業模式,同時,品種權也賦予「品牌化」與「市場區隔性」的機會,使臺灣荔枝品種在澳洲提升產品辨識度與價值,未來有望結合品種權與品牌行銷,建立臺灣荔枝專屬的品牌,從單純的農產品外銷,邁向智慧財產權與品牌經營併行的全新商業模式。
農試所指出,澳大利亞是植物新品種保護國際聯盟(UPOV)的會員國,UPOV依據各別作物的外觀性狀差異,制定植物品種DUS檢定標準,並以此評斷某個植物品種的獨特性(Distinct)、一致性(Uniform)和穩定性(Stable),決定該品種是否能獲得品種權保護;因臺灣非UPOV會員國,導致申請境外品種權耗時冗長,存有品種檢定制度及報告書格式差異。本案首創由臺灣育種人員取得澳洲植物品種檢定人員(QP)資格,及調和雙方檢定報告書(DUS report)等創新模式,成功獲得4個荔枝品種在澳洲品種權,不僅節省大量品種現地檢定時間及經費,同時也可作為未來臺灣其他植物品種申請境外品種權的參考案例。
農試所進一步表示,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為南半球重要荔枝產地之一,地理條件優勢造就成為全球荔枝產期最長的國家,每年產期約於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且積極發展外銷有成。臺灣具有多個荔枝品種,面對氣候變遷對產業的影響,可望透過品種作為產業布局利器,以南北半球反季節生產模式接力全球供應鏈,延長產期且增加荔枝品種選項,形塑為品牌的潛力。該所推出的荔枝品種不僅品質優良且產期各異,配合昆士蘭州由北到南不同的氣候特性,在澳大利亞種植這些品種有望協助澳洲農民分散產期,延長市場供貨期,亦可拓展臺灣果樹品種的能見度與外銷契機。
取得境外品種權是臺灣果樹布局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農試所未來將持續與澳洲產官學界合作,建立完善的品種授權制度,同時持續尋求潛在授權對象,讓臺灣植物品種改良成果能持續在國內外創造價值。
農業試驗所聯絡人:
主任秘書徐煇妃 電話:04-23317003
嘉義分所園藝系主任張哲瑋 電話:05-2771341#3101
嘉義分所助理研究員柯昱成 電話:05-2771341#3035
相關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