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農業發展史
褐色菜鴨畜試1號
刊登日:101-09-26
育成機構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 |
---|---|
育 種 者 | 李舜榮、戴謙、劉瑞珍、鄭裕信、陳得財、黃振芳、胡怡浩、劉秀洲 |
育成年別 | 民國94年 |
品種特性 | (一)育種方式:以限定選拔指數法I=b0*Gew40(g)+b1*Gbw40(g)+b2*Ges40(kg/cm2)+b3*Gnegg52(eggs) 選育優良蛋種鴨。
(二)育種目標:建立高產蛋及蛋殼強度佳之褐色菜鴨種原供應予農民飼養,以改善民間蛋鴨蛋殼強度及提高產蛋數,提高農民收益。 (三)外型特徵:公鴨頭頸部呈暗褐色(頸中部有無白色頸圈則不一),背部呈灰褐色,前胸呈葡萄栗色,腹部呈灰色或灰褐色,尾部有性捲羽4根,喙呈黃綠色、黃色或灰黑色不一,腳呈橙黃色。母鴨全身呈淡褐色,頭頸部羽毛不呈暗褐色,尾無性捲羽,喙及腳顏色如公鴨,高產,神經質,蛋殼顏色為白色及淡至深青色,為具優良產蛋性能之小型鴨種。 (四)產品用途及特色:1.可作為高產蛋純系育種與商業雜交生產之蛋鴨種原。2.可作為高蛋殼強度之商用品系。 (五)生長性能:本品系公、母鴨成熟體重約為1.5及1.4公斤。 (六)繁殖性能:本品系之初產日齡、40週齡蛋重、40週齡體重、40週齡蛋殼強度、52週齡產蛋數之表型值分別為117.7±8.5天、68.1±4.8克、1,358±144克、5.1±0.9 kg/cm2、228.4±27.6枚。 |
產業利用情形(含推廣面積佔有率) | (一)推廣利用情形:本品系自76年以來,每年已陸續推廣至各地種鴨戶,自品系登記為白色番鴨畜試一號後,95年至99年之供應種鴨雛數量羅列如下:95年雛鴨420隻、96年雛鴨269隻、97年雛鴨2,832隻、98年雛鴨2,437隻、99年雛鴨600隻;推廣區域涵括宜蘭、彰化、臺南、屏東等主要蛋鴨生產縣市。 |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0%
我喜歡:0%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