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農業發展史
農村裡的女農新風景
刊登日:105/03/22
1,405
蘭陽平原上吹起一股青年女農風,這股風溫暖了友善環境的田土,結出盈滿的稻穗。清晨的鳥啼、深夜裡的蟲鳴,白日,女農的笑聲朗朗被風傳唱著,在彼此的田間換工、在水稻栽培技術的共學讀書會、女農生命故事分享講座上,豐富了農村裡的聲音。
蘭陽年輕女農怎麼會寂寞?
女農的聲音在蘭陽從來都不寂寞,十年前,李寶蓮寫就《女農討山誌:一個女子與土地的深情記事》,青年女農們在種田路出發前,莫不手執一本《女農討山誌》。女農們多來自臺灣西部遷徙至蘭陽,有幾位出身西部的農家,也有經年在外求學與工作的宜蘭查某囡仔返鄉,和務農的阿爸、阿母一起下田。女農年紀介於大學畢業至不惑之年,又有若干在研究所修業中,論文敘述自己的務農故事。在各自人生中的偶然機緣,接觸農業,從而踏上漫漫從農路,或獨自一人,或結伴同行,匯聚此處,相互結盟。蘭陽溪流貫宜蘭平原,劃分出溪北與溪南,有各自為重的中心城鎮,型塑兩地居民的生活慣習與在地意識,友善小農的結盟也因為農事上相互協助的需求,自然形成溪北與溪南兩大網絡。在溪北的小農網絡中,女農們的田地主要圍繞在員山鄉傍山而水美的內城村、大湖村、深溝村,而溪南的女農們以朦朧細雨之美的冬山鄉為核心。儘管有如此地理上的分野,女農仍因理念契合,農忙時相互換工、農閒時往來交誼。
那些質疑眼光來自哪裡?
女農下田,沒有不面對過對「女性何以下田」的好奇與質疑,然而最大的質疑聲浪竟是來自農村婦女。她們總是一臉詫異年輕女性會出現在田間,進而詢問得知是來種田,莫不驚詫搖頭、扯開嗓門勸說做田的辛苦,語氣就像是看見自己人生的重蹈覆轍,試圖用一種共同經歷過相似生命經驗的同理心予以說教、勸退。年長的農村婦女究竟為何這麼激動?當需要執掌家務,主責農產加工,且需精通農事以備補齊農忙人力的農婦們,就像是城市裡為事業與家務蠟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農村婦女勞動時間運用調查〉呈現出農村婦女不僅操持大部份家務工作,與扮演家人飲食起居的主要照顧者,更需要撥出大部份時間協理農忙時的無酬勞動,諸如採收、包裝、農忙雇工時準備餐點、餵養動物、記帳等。調查報告尚轉述一位婦女的看法:「在農村裡面、在田裡,幾乎都是婦女。」田事中諸多不厭其煩的工作,都是由女性柔軟又堅韌的耐性來完成。
沒有阿嬤救援部隊怎麼行?
宜蘭三星鄉的阿嬤援農團,團員年紀皆在六十五歲以上,梅雨季節裡彎著腰除草,一連九個小時,在稻田中疾行,中午匆匆扒完便當就立即上工,身體的耐力與速度皆是經年累月的成果。她們從事田間最不權威的工作,然而田間工作的每一個環境都具牽一髮動全身的重要性。梅雨季茂盛的雜草將搶奪秧苗的陽光,最終影響收成。阿嬤援農團從水稻田的挲草到水梨的套袋,以及西瓜、銀柳、三星蔥等各種作物的農忙時期,都是最具效率的戰力,遠遠不及她們速度十分之一的我,腰疼著,心裡滿是欽佩。但是,如果她們自認為這是充滿貢獻與尊嚴的工作,怎麼會取笑我一個查某囡仔也來學種田?
傳統農村社會畫就一幅男耕女織的勞動分工圖像,農村婦女安分的扮演社會賦予的妻子、媳婦角色,這幅性別刻版印象分工的複製旗幟也張掛在多數女農的原生家庭中。單身、未婚、不婚,或組成多元家庭的女農們,卻給性別刻板印象連續幾拳反擊。男性長輩一面渴慕強有力的男性勞動力,一面苦笑兒子不願務農。青年女農反思農務分工,從自己的田區與家庭實踐農務分工,她們不從屬性別而是考量人的意願與專長、平等地尊重與對待。最後一記右勾拳,年輕女農肯定家務勞動與無酬勞動的農事貢獻,跟著資深女農一起下田,也讓她們來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生命的意義就在觀照彼此之間浮現。女性在人類演化的歷史中,擁有保存食物、養育孩子、照顧家人的特質與特殊的生命經驗,這是不容忽視的力量。印度的農村婦女重視傳統智慧的保存,若干推廣保留農作種子的基金會「Navdanya 九種基金會」、「Annadana 種子和土壤保護網路」、「Vanastree 林中的婦女」等,都是由女性擔任組織領導者;韓國「全國女性農協」也推動本土種子的保存與分享,而「晉州女農協會」則組織並培育女農瞭解農業政策,關注子女相關的政策與農村外籍配偶的議題;美國「Women, Food and Agriculture Network 婦女、糧食與農業網絡」主張愈多女性投入農業,愈能改善糧食供應系統。以女農為主體的組織正為農業書寫歷史新頁,女農一直存在,現在要更大聲說出來:「嘿!我們在這兒。」
陳 怡 如
在蘭陽平原過著半農半運動生活,運動性別議題、運動綠色消費、運動人生的天賦與自主權,多運動保健康。
蘭陽年輕女農怎麼會寂寞?
女農的聲音在蘭陽從來都不寂寞,十年前,李寶蓮寫就《女農討山誌:一個女子與土地的深情記事》,青年女農們在種田路出發前,莫不手執一本《女農討山誌》。女農們多來自臺灣西部遷徙至蘭陽,有幾位出身西部的農家,也有經年在外求學與工作的宜蘭查某囡仔返鄉,和務農的阿爸、阿母一起下田。女農年紀介於大學畢業至不惑之年,又有若干在研究所修業中,論文敘述自己的務農故事。在各自人生中的偶然機緣,接觸農業,從而踏上漫漫從農路,或獨自一人,或結伴同行,匯聚此處,相互結盟。蘭陽溪流貫宜蘭平原,劃分出溪北與溪南,有各自為重的中心城鎮,型塑兩地居民的生活慣習與在地意識,友善小農的結盟也因為農事上相互協助的需求,自然形成溪北與溪南兩大網絡。在溪北的小農網絡中,女農們的田地主要圍繞在員山鄉傍山而水美的內城村、大湖村、深溝村,而溪南的女農們以朦朧細雨之美的冬山鄉為核心。儘管有如此地理上的分野,女農仍因理念契合,農忙時相互換工、農閒時往來交誼。
那些質疑眼光來自哪裡?
女農下田,沒有不面對過對「女性何以下田」的好奇與質疑,然而最大的質疑聲浪竟是來自農村婦女。她們總是一臉詫異年輕女性會出現在田間,進而詢問得知是來種田,莫不驚詫搖頭、扯開嗓門勸說做田的辛苦,語氣就像是看見自己人生的重蹈覆轍,試圖用一種共同經歷過相似生命經驗的同理心予以說教、勸退。年長的農村婦女究竟為何這麼激動?當需要執掌家務,主責農產加工,且需精通農事以備補齊農忙人力的農婦們,就像是城市裡為事業與家務蠟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農村婦女勞動時間運用調查〉呈現出農村婦女不僅操持大部份家務工作,與扮演家人飲食起居的主要照顧者,更需要撥出大部份時間協理農忙時的無酬勞動,諸如採收、包裝、農忙雇工時準備餐點、餵養動物、記帳等。調查報告尚轉述一位婦女的看法:「在農村裡面、在田裡,幾乎都是婦女。」田事中諸多不厭其煩的工作,都是由女性柔軟又堅韌的耐性來完成。
沒有阿嬤救援部隊怎麼行?
宜蘭三星鄉的阿嬤援農團,團員年紀皆在六十五歲以上,梅雨季節裡彎著腰除草,一連九個小時,在稻田中疾行,中午匆匆扒完便當就立即上工,身體的耐力與速度皆是經年累月的成果。她們從事田間最不權威的工作,然而田間工作的每一個環境都具牽一髮動全身的重要性。梅雨季茂盛的雜草將搶奪秧苗的陽光,最終影響收成。阿嬤援農團從水稻田的挲草到水梨的套袋,以及西瓜、銀柳、三星蔥等各種作物的農忙時期,都是最具效率的戰力,遠遠不及她們速度十分之一的我,腰疼著,心裡滿是欽佩。但是,如果她們自認為這是充滿貢獻與尊嚴的工作,怎麼會取笑我一個查某囡仔也來學種田?
傳統農村社會畫就一幅男耕女織的勞動分工圖像,農村婦女安分的扮演社會賦予的妻子、媳婦角色,這幅性別刻版印象分工的複製旗幟也張掛在多數女農的原生家庭中。單身、未婚、不婚,或組成多元家庭的女農們,卻給性別刻板印象連續幾拳反擊。男性長輩一面渴慕強有力的男性勞動力,一面苦笑兒子不願務農。青年女農反思農務分工,從自己的田區與家庭實踐農務分工,她們不從屬性別而是考量人的意願與專長、平等地尊重與對待。最後一記右勾拳,年輕女農肯定家務勞動與無酬勞動的農事貢獻,跟著資深女農一起下田,也讓她們來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生命的意義就在觀照彼此之間浮現。女性在人類演化的歷史中,擁有保存食物、養育孩子、照顧家人的特質與特殊的生命經驗,這是不容忽視的力量。印度的農村婦女重視傳統智慧的保存,若干推廣保留農作種子的基金會「Navdanya 九種基金會」、「Annadana 種子和土壤保護網路」、「Vanastree 林中的婦女」等,都是由女性擔任組織領導者;韓國「全國女性農協」也推動本土種子的保存與分享,而「晉州女農協會」則組織並培育女農瞭解農業政策,關注子女相關的政策與農村外籍配偶的議題;美國「Women, Food and Agriculture Network 婦女、糧食與農業網絡」主張愈多女性投入農業,愈能改善糧食供應系統。以女農為主體的組織正為農業書寫歷史新頁,女農一直存在,現在要更大聲說出來:「嘿!我們在這兒。」
陳 怡 如
在蘭陽平原過著半農半運動生活,運動性別議題、運動綠色消費、運動人生的天賦與自主權,多運動保健康。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64%
我喜歡:14%
很實用:14%
夠新奇:7%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5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林*慧(高手級會員)發表於 109/10/26
讚!!
毛豆(入門級會員)發表於 109/10/14
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是務農的 很喜歡這篇
哈妹(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8/08/28
讚~
菁菁(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8/13
Good
老牛(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04/26
這是一群農村國寶, 以後去哪找女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