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方到雲端:柑仔店的古今演繹
「柑仔店」即為雜貨店的閩南語稱呼,過去數十年來在臺灣人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不僅滿足民生需求,更是滿滿人情味的代表。隨著雜貨店逐漸式微,走在街頭巷尾舉目盡是便利商店,但對六、七年級以上的人來說,即便享受著便利商店帶來的全方位服務,內心卻始終仍有一小塊空間,保留給了對柑仔店過往的美好記憶。
單一到多元的商業歷程
古早的中國農業社會時代,因生產力有限,一般百姓僅能維持最低限度生活水準,主要的經濟活動便是以物易物。來到作物收成的季節,農民就得拿穀物去向手工業者交換更新器具或其他日用品;隔年播種的時候,又必須將農閒之餘紡織的布換取更多的種子,如此年復一年。人類的技術與生產力提升後,物品交換超過了原始需求的意義,商業因之而生。據《易經》記載,神農氏曾在日中設市以「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這便是原始的市集了。交換商品種類不斷增加後,為方便交易,人們又發明了貨幣作為交易媒介。不過,歷來通貨膨脹與私鑄錢幣的問題層出不窮,物物交換依舊成為人們各取所需的最直接手段,存續至今。
雜貨店誕生
唐代的長安、洛陽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國際城市,《清明上河圖》內描繪著各式各樣的行業,其中行走在街頭上的搖鼓郎,身背木架,架上放置著日用品、胭脂、針線、玩具等貨品,轉動著搖鼓吆喝叫賣,這應該就是雜貨店的前身了。來到清領臺灣時期,搖鼓郎逐漸演變為挑擔或推車移動販賣的形式,同時也出現了固定地點販售的雜貨店。雜貨店原來在閩南語中稱為「矸仔店」或「仔店」,名稱源於婆婆媽媽買酒、醋及醬油時都會提著叫做「矸仔」的玻璃容器去裝;或因早期雜貨店門口都用竹製容器「 仔」盛裝鹹魚、魚脯、小魚乾等。後來文字上大多習慣使用「柑仔店」。雜貨店紮根於鄰里街坊間,為當地居民打點「開門七件事」及其他需求,顧客的習慣也往往反映出在地特性,例如販賣土產、幫忙轉送信件,甚至半夜不打烊等。而不論主婦、農民或工人,透過來此消費的相遇、問候及交換訊息等互動,使得雜貨店成為凝聚社區情感與向心力的節點,超過本身為交易場所的基本功能。於是,只要一頂自店鋪延伸而出的遮雨棚、幾張凳子與桌子,再搭配茶水,這裡便自成一格小世界,厝邊鄰居鬥陣來。
過來人話柑仔店
存在於記憶(或想像)中的雜貨店,往往擺脫不了陰暗、老舊與雜亂等負面印象。但實際上,開雜貨店可不是在商品進貨後任意堆放等顧客上門就了事。成功經營的雜貨店老闆或老闆娘,總有顆精明的腦袋。街坊鄰居這陣子又要來買什麼,對方還沒開口就已經先給破哏了;顧客詢問有沒有賣哪種商品,一秒就指出位在左手邊倒數第四個貨架第三層上。為了避免造成觀感不佳,天天關店前都要拿雞毛撢子把每層貨架與商品清過一遍,真可謂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至於隔壁生意稍差又沒定期清理的店家,灰塵越積越厚,也更加堅定顧客避不上門的決心。婆婆媽媽精打細算不好對付,只好採用旁敲側擊之計,例如每當孩童放學經過店門口時就送上一小顆糖,從此媽媽帶小孩出門採買都會被小孩吵著拉到這間店來,屢試不爽。
提到雜貨店,就不能不介紹位於臺北市貴德街53 號的「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莊協發」,這也是臺北第一處以尋常百姓經營雜貨店被指定的古蹟。小時候曾居住在此的主人莊永明,一生致力投入文史工作,並使這裡蛻變為「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向民眾分享昔日的回憶以及輝煌歲月。莊永明說道,清領時期巡撫劉銘傳曾試圖將大稻埕建設成重要港口,於是邀請林維源與李春生等有頭有臉的人物參與建設,打造建昌街與千秋街,以吸引外資,這應該可以說是臺灣最早的BOT 案了。彼時有怡和、德記、美時、義和、新華利等五大洋行從事臺茶貿易,還有五國領事館進駐,因充滿「異人」情調而有「洋人街」之稱。日治時期,莊永明的祖父到此經營「莊協發」與「莊源發」兩座店面,起初只是養一些寵物小鳥供洋商、茶商賞玩,後來因意識到工人客群龐大,便跟著賣起了雜貨。
當時菸、酒、鹽與火柴都屬專賣,要先申請執照才能開店。除了柴跟米以外,他們家幾乎什麼都賣;糖果、玩具則放在店門口旁的活動櫃檯,吸引小朋友的目光。問到莊永明對青少年時家裡開店有什麼最深刻的印象,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每天半夜都有人跑來敲門吵著要買菸買酒,我們也不好拒絕他們進來買,覺都睡不好,後來書也都不用念了!」隨著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物資只能依規定配給,大家日子都很難過。戰後雜貨店撐不下去,也關門大吉。然而,位在大稻埕這塊底蘊深厚、人文薈萃之地的雜貨店,卻依舊見證了某些關鍵的歷史時刻。莊永明回憶起母親曾親眼見到廖添丁被警察追緝,從他們家雜貨店的天井翻牆而走;以及蔣渭水在群眾簇擁下經過店門口,前往隔壁的港町五十講座發表演說。往昔的奇人佚事歷歷在目,不禁使人悠然神往。
便利商店的有所不能
自1980 年代開始,在引進國外量販店與便利商店經營模式的夾擊下,雜貨店不敵低廉價格與多樣化商品,生意日益遭到侵蝕。過去藉由詢問老闆商品放在哪裡、最近有沒有進什麼貨,甚至打聽一下厝邊的近況,人際關係與情感便在無形的言語間傳遞,這種雜貨店體現人與人之間的緊密連結,如今也伴隨著城市化的腳步與便利商店蓬勃發展,消融在商店員工依公司規定恭敬而少帶感情的「歡迎光臨、謝謝光臨」問候之中。傳統雜貨店屬於零售業,主要販賣商品,只是附加了濃濃人情味。而便利商店雖然也是零售業,但不如說是服務業或許更加貼切。除了購買商品,還能夠繳交帳單罰單、影印列印傳真、提款轉帳。
不僅如此,各家企業莫不利用日新月異的雲端技術,將POS 發揮在物聯網應用上,於是我們可以在高雄的便利商店買一張辦在臺北演唱會的票、選擇離家最近的便利商店收取網購的東西、把包裹從A 點的便利商店寄到B 點的便利商店等等。便利商店不只滿足地方所需,也打破了空間的藩籬,讓服務跨越縣市。只是,當雜貨店蘊含的那一股人情溫暖逐漸凋零消散,或許日後我們只能透過便利商店員工親切地以雙手遞上的咖啡或手搖茶飲,覓得那一絲聊以慰藉的小小幸福。
INFO 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貴德街53 號
網站:qianqiustreetshop.blogspot.tw
文/徐知誼 圖/莊永明
鄉間小路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