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報導
小苦瓜創造大效用
刊登日:102/11/29

苦瓜〝花蓮1號〞~〝花蓮5號〞分別在民國94~101年間取得品種權。
〝花蓮1號〞~〝花蓮3號〞屬長橢圓形的中小型果,果面具條狀及珍珠突起,果長約14~16公分,平均果重160~180公克,是適合鮮食的品種,〝花蓮1號〞及〝花蓮3號〞果皮為綠色,〝花蓮2號〞偏白色,目前〝花蓮1號〞及〝花蓮2號〞已完成技術移轉;〝花蓮4號〞及〝花蓮5號〞的親本二分之一是野生苦瓜,屬橢圓形的小型果,果面具條狀及微尖突起,果長約8~10公分,平均果重20~50公克,果皮為綠色。〝花蓮4號〞含維生素C 99.86mg/100g、葉酸達200.4μg/100g、膳食纖維3.59g/100g,且抗氧化能力強,是適合開發為保健品的最佳品種。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表示,近年育成的5項山苦瓜品種中,〝花蓮1號〞及〝花蓮2號〞品種權已技轉推廣種植。〝花蓮4號〞是最近完成技轉也較特殊的品種,為兼具野生苦瓜特性的綠皮小型山苦瓜,除了適合做為保健食品外,也是研發藥品的優良原料,若結合國內醫藥界與有機農場合作進行苦瓜量產,將有助苦瓜產業的長久發展,並提升臺灣在全球保健產品市場的競爭力。
文圖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上一篇
養生保健-紅辣椒的秘密
下一篇
生活廚房-馬克的移動廚房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0%
我喜歡:53%
很實用:0%
夠新奇:0%
普普啦:7%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仙仔(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3/06/16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