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生產地圖
鯽
學名: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科名:鯉科
俗名:鯽仔、土鯽、本島鯽、本島仔
4,820
產期 |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 ||||
---|---|---|---|---|---|
產地 | 桃園市,彰化縣,嘉義縣,台南市,屏東縣 |
形態特徵:體高而側扁,前半部弧形,腹部圓形,無肉稜。頭短少。吻圓鈍而無鬚。口呈弧形,斜向下方,唇較厚。咽頭齒1列,齒式4-4。鰓耙細長,呈針狀,排列較密,鰓耙數37-54。體被中大型圓鱗;側線完全,微向下彎,後部延伸達尾部中央,側線鱗數27-30。背鰭基部較長,鰭條III+15-19;臀鰭鰭條III+5;背鰭與臀鰭第III根硬棘後緣有鋸齒。體背銀灰色,腹部銀白而略帶黃色。各鰭灰白色。
地理分布:原產於中國大陸及日本,早期移民即引進至台灣。目前台灣西部溪流中、下游與湖泊、溝渠皆有分布。
台灣分布:北部、中部、南部、恆春半島、東部
棲息環境:河口、淡水
棲所生態:初級淡水魚。本種魚適應力強,在各種類型的水體皆能存活,而以水草雜生與泥質淺水域最多。生性敏感而警覺性高。為雜食性魚類,幼魚以浮游動物為主食,成魚則以植物碎片、藻類、腐殖質或底棲甲殼類為食。
漁業利用:為普遍的食用魚,以紅燒或煎煮為主。目前在全島各地的池塘皆有養殖。
參考文獻: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臺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陳&方, 1999);台灣淡水魚類-壹 鯉形目(陳&張, 2005)
【資料/圖片來源:台灣魚類資料庫】
【圖片3來源: 鄭義郎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22-10-20)】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典藏期刊關聯文章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25%
我喜歡:0%
很實用:75%
夠新奇:0%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0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