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生態農業與里山倡議國際研討會--以農業活動促成資源保育的合作案例--貢寮和禾水梯田-和禾水梯田保育了什麼資源?--4
作者:方韻如;薛博聞;謝傳鎧;林紋翠;劉恩豪;
公佈日期:105 年 04 月 22 日
4. 林緣動物及人們所需的水資源與水域環境
和禾水梯田緊鄰著茂密次生林、竹林、與草地,交錯形成鑲嵌地景。林緣動物對於其所形成的棲地環境也多有利用。田埂上常可見到山羌蹄印及食蟹獴撿食田螺的食殘,台灣野豬常在稻作收割前進來覓食,田間工作有時會撿到柴棺龜、食蛇龜、鉛色水蛇,從蛇雕到繡眼畫眉都會利用水田洗浴,大型蜂類會來田區沾水,中國蜂則在森林少花的盛夏大量採集挺水植物的花粉。
在地人支持水梯田保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水資源保育,他們的經驗都指出「山田會咁水,田多的時候溪水少有暴漲或枯竭。」。這在陳世楷等(2015) 在貢寮的試驗研究得到功能上的證實。百年持續耕作田湛水入滲量平均8.93 mm/day,新復耕田則更高,7公頃水田每天至少可貢獻625 m3伏流補注;若以全年可湛水350天的經驗計算,全年達218,750 m3,以最低的水庫原水成本5元/噸估算,提供下游貢寮堰出水超過百萬元效益(觀察家,2015)。
5. 保育對象小結
總結上述4點,與野生物共享的水梯田在生態中的角色,相當於森林及草原邊緣的經常性濕地,同時具備不同深淺及面積的串連或跳接,並有農業行為控制其朝向森林的演替。這樣的半自然環境保育的目標,是淺山到河口近海鑲嵌地景當中的水域生態廊道的完整性;當中所運作的生態功能,服務了水陸域生物的需求,也服務了山村與城鎮人們的需求。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延伸閱讀
- 臺灣常見綠肥作物太陽麻供作芻料使用之初探114/08/27
- 畜產專訊第133期(114年9月)114/08/27
- 以臺灣好米拓展內外銷市場- 黃哲偉114/08/20
- 中部地區農業人力團基礎職能訓練課程 強化農業知識與技能114/08/20
- 臺灣蝴蝶蘭外銷再獲突破 澳洲恢復新增輸澳溫室登錄114/08/08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0期-------------9.居家盆栽整潔養護的小工具114/08/08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0期-------------8.參加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甘藷田間開放日活動及參訪該校微體繁殖和保存研究室114/08/08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0期-------------7.參加2024 年美國園藝科學年會心得分享114/08/08
- 茶改場啟動北部茶菁分級機制 高品質茶菁引領市場潮流114/08/08
- 桃園區農業專訊---第130期-------------6.美國喬治亞大學氣調貯藏技術研習114/08/08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