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乳牛生產與體型遺傳評估 I.美國優良種公牛名錄
根據DHI資料庫近期相關資料統計,2002年至2007年國內貿易商申請進口之冷凍精液主要國家為美國,申請數量達798,280劑,佔總申請量的48.6%,進口數量為113,013劑,佔進口量的41.7%,其次分別為加拿大、日本與荷蘭等國,這些進口之冷凍精液若使用於國內荷蘭乳牛群之配種,對於我國乳牛之遺傳育種將影響深遠。美國在1940年代約有2,400萬頭乳牛及5,000萬公噸產乳量,經過多年牛群選育與性能改良,至2000年時,牛群規模已縮小為900萬頭牛,然牛乳產量卻不降反增至7,800萬公噸,平均產能大幅進步,統計其中1988至1998年間之遺傳改進成果,平均每頭乳產量年增量為221公斤,其中來自遺傳貢獻即達每年113 公斤 (Powell and Norman, 2006),顯見性能遺傳改進的重要性。時至今日,來自大規模遺傳評估的優良種公牛名錄資訊 (冷凍精液紅皮書,美國) 顯示,經過長期的育種改良,目前全美頂尖前5% 種公牛的遺傳性能極為優異,生產性狀的蛋白質量平均預測傳遞能力 (Predicted Transmitting Abilities Protein, PTAP)為63磅 (28.6公斤)、脂肪量 (PTAF) 平均有83磅 (37.6公斤),乳量 (PTAM) 高達2,220磅 (1,007公斤),遺傳凈產值 (NM$) 平均為461美元 (約合新台幣 14,050元);在體型性狀方面,體型性狀平均預測傳遞能力 ( Predicted Transmitting Ability Type, PTAT)為2.54,其中乳房組成指數 (Udder Composite, UDC) 為2.60,腿蹄組成指數 (Feet and Legs Composite) 為2.55,使用年限平均預測傳遞能力 (Production life, PL)為5個月、體細胞數分數 (Somatic Cell Score, SCS) 平均標準傳遞能力 (Standard Transmitting Abilities, STAs ) 為2.60,體型生產性能選拔指數 (Type Production Index, TPI) 平均更高達1822分。由上述所列之各生產性狀顯示,乳牛育種已朝向兼顧各項經濟性能之均衡選拔,傳統經營牛群管理只重視乳量的育種方式顯然不敷所需,注重多性狀選拔的方式,強調性能佳、繁殖好、使用年限長的牛群培育,才是乳業先進國家的育種策略 (陳,2007),國內酪農不可不知。所謂知「己」知「彼」,除了暸解自己牛群的性能優劣與水準,也要能掌握現今優良的育種核心價值,認識冷凍精液紅皮書的育種密碼,「吸收」然後「反芻」,選擇最適配的優良種公牛冷凍精液,除了可以使您的後裔牛群各項生產性能均衡提昇外,也會受惠於此培育之優勢母牛群所獲得的生產利益。
資料全文:http://kmweb.moa.gov.tw/種原知識庫/雜誌/酪農天地雜誌/dhi84/dhi84P32.htm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畜牧類 > 牛 > 牛遺傳與育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