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水稻新品種臺東33號-栽培管理注意事項
作者:丁文彥
公佈日期:102 年 04 月 19 日
(一)在全臺各地的產量表現穩定,適合各地區第1、2期作栽培。
(二)第2期作稔實率稍低,生育前期應適量施肥,以增加有效分蘗;生育中期應力行晒田,以抑制無效分蘗;並注意穗肥的施用時間與用量,以增加一穗穎花數及稔實率,發揮豐產之潛能。
(三)氮肥施用量以每公頃120-160公斤為宜,視栽培地區、地力肥瘠、栽培之前期作物等酌予增減。
(四)對白葉枯病、紋枯病、飛蝨類之抵抗性較弱,應適時採行經濟防治。
(五)第2期作的耐寒性稍差,避免晚植,以免生育後期遭受寒害。
(六)最適當之斷水時期為收穫前五至七天左右。
(七)其他栽培管理可依照一般稉稻栽培法實施之。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營養與肥培管理
延伸閱讀
- 水稻病害多光譜拍攝標準作業流程說明114/10/27
- 水稻也來敷面膜!友善水稻省工減碳之紙蓆插秧栽培田間觀摩會114/10/22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2期-請農友注意水稻 白葉枯病、稻熱病、紋枯病 之發生與防治114/10/21
- 臺南區農情月刊第352期-創新農業技術推動有機栽培,落實 ESG 跨域合作114/10/21
- 水稻剃枝蟲來了 臺東農改場提醒農友注意防治分秘夜蛾114/10/17
-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注意水稻白葉枯病、稻熱病、紋枯病之發生與防治114/10/08
- 苗栗區農情月刊第310期-114年10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10/02
- 創新農業技術推動有機栽培,落實ESG跨域合作114/10/01
- 秋颱威力不容小覷 臺東農改場籲請農友強化防颱措施114/09/19
- 南彰化地區水稻飛蝨類害蟲發生,籲請農友加強防治與管理114/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