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魚與人的魚型鏈球菌感染症
							作者:黃子鳴
							公佈日期:102 年 05 月 01 日
						
						在臺灣,魚類鏈球菌症對養殖漁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常見感染魚的鏈球菌有Streptococcus iniae ,S. agalactiae ,Lactococcus garvieae 與S. dysgalactiae 等。最早的魚類鏈球症病例是1958 年自日本的虹鱒(Oncorhynchus mykiss ) 所分離,而魚型鏈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 )是1976 年自亞馬遜的淡水海豚(Inia geoffrensis )的皮下膿瘍所分離,是近數十年來所浮現的重要魚類病原,而自1980 年代之後,在日本、新加坡、以色列、臺灣等地皆有出現魚類的魚型鏈球菌症病例,直到今日,幾乎在養殖漁業盛行的地區都可見魚型鏈球菌症。使用疫苗為防治魚型鏈球菌症的方法之一,最早實行魚型鏈球菌疫苗計畫的國家是以色列,1995 至1997 年使用於虹鱒,成功降低養殖虹鱒的死亡率。近來發現除了在魚類之外,魚型鏈球菌也可在人類感染造成疾病,包含我國的許多國家都有發現人類的病例。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漁業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漁業類 > 魚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漁業類 > 水產生物疾病
消費者知識庫 > 漁業類 > 水產生物防疫檢疫
消費者知識庫 > 獸醫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防範非洲豬瘟入侵 防檢署代理署長杜麗華於中秋節前赴臺北郵件處理中心視察國際郵包查驗管制措施114/09/26
 - 共同防範非洲豬瘟入侵,中秋佳節保護豬豬 勿中「餡」阱114/09/24
 - 我國生鮮豬肉出口再傳捷報 獲新加坡系統性認可114/09/23
 - 響應2025世界狂犬病日─防檢署攜手雲林縣共築狂犬病防疫網絡114/09/21
 - 彰化芳苑蛋雞場確診H5N1高原病性禽流感,請業者落實各項生物安全工作114/09/20
 - 防檢署:冬候鳥過境,請養禽業者提高警覺嚴加防範禽流感114/09/19
 - 西非國家馬利共和國再度發生非洲豬瘟病例,旅客首次自該國攜帶或郵遞寄送豬肉產品可裁罰20萬元114/09/02
 - 黑水虻 (Hermetia illucens) 作為水產養殖永續性蛋白質原料的綜述:營養限制與改善策略114/09/01
 - 防檢署:超前部署,即日起啟動「強化秋冬禽流感防疫措施」114/09/01
 - 比較濾袋式與索氏法粗脂肪檢驗方法114/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