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臺東地區家政推廣教育生活素質指標之研究-研究結果
本研究以家政推廣教育在家庭生活素質觀點,依據林如萍(2006)所歸納之方法,整理出『增進個人身心發展』、『強化個人能力』、『促進人際互動與關懷』、『提升家人生活福祉』等四大層面,並據以發展出「向度」和「指標細項」草案,最後則針對各生活素質指標細項評估其重要程度。研究結果分析如下:
一、本研究研究發現其中「增進個人身心發展」指標向度分別為「健康促進」(4題)、「疾病預防」(4題)、「提升自信心」(8題)、「生活快樂」(3題);「強化個人能力」指標向度分別為「生涯規劃」(4題)、「社區參與」(3題)、「農業與副業經營」(4題);「促進人際互動與關懷」指標向度分別為「認識朋友、擴大生活圈」(5題)、「樂於關心並幫助別人」(3題);「提升家人生活福祉」指標向度分別為「改善家人關係」(5題)、「家庭經濟」(2題)、「生活規劃」(6題),共建構出12個向度、51項生活素質指標細項(如表1)。
二、「增進個人身心發展」、「強化個人能力」、「促進人際互動與關懷」、「提升家人生活福祉」四大層面,其相對權重值分別是0.2431、0.2354、0.2615、0.2600,可見家政推廣中除了「提升家人生活福祉」重要之外,另外「促進人際互動與關懷」也受重視,如表2所示。研究結果顯示農村婦女在平日生活素質上除了照顧家人生活及家庭經濟上之外,著重擴大生活圈增廣見聞、與朋友間互動、幫助及關懷農村日常生活上事項。
(一) 「增進個人身心發展」之指標層面中,指標向度依其相對權重值大小依序為,分別為「疾病預防」(0.2533)、「提升自信心」(0.2495)、「健康促進」(0.2488)、「生活快樂」(0.2484)。
(二) 「強化個人能力」之指標層面中,指標向度依其相對權重值大小依序為,分別為「生涯規劃」(0.3370)、「社區參與」(0.3363)、「農業與副業經營」(0.3267)。
(三) 「促進人際互動與關懷」之指標層面中,指標向度依其相對權重值大小依序為,分別為「認識朋友、擴大生活圈」(0.5019)、「樂於關心並幫助別人」(0.4981)。
(四) 「提升家人生活福祉」之指標層面中,指標向度依其相對權重值大小依序為「生活規劃」(0.3452)、「改善家人關係」(0.3278)、「家庭經濟」(0.3270)。
三、在家庭生活素質指標系統的51個指標細項,發現重要性程度之各平均數介於4.44分到4.89之間,標準差皆小於1,如表3所示,因此就整體而言,除極少數生活素質指標細項外,其重要程度介於重要到非常重要(4~5分之間)。可見各指標具有一致性與集中性,若就各生活素質向度依其平均數最高者之指標細項內容列出,分別如下:
(一) 增進個人身心發展:「提升自信心」向度下以「我會在家政班會中提出意見」(4.89)最高。
(二) 強化個人能力:「農業與副業經營」向度下以「我有生產優質農產品的能力」(4.88)最高。
(三) 促進人際互動與關懷:「認識朋友、擴大生活圈」向度下以「我認識更多朋友」(4.89)最高。
(四) 提升家人生活福祉:「生活規劃」向度下以「我會注意居家安全」(4.89)、「我會注意居家環境衛生」(4.89)、「我會佈置美化居家環境」(4.89)、「我會在日常生活中盡量節能減碳」(4.89)、「我會做垃圾分類」(4.89)最高。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 農事推廣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 農村家政
相關檔案下載
- 中部地區番椒炭疽病菌之鑑定及其對藥劑與友善資材之感受性分析114/04/01
- 不同比例羽毛堆肥對草花生長之影響114/04/01
- 鮮食葡萄新品種‛台中6號’之育成114/04/01
- 中部地區農民對數位工具使用輔導需求之探討114/04/01
- 不同覆蓋資材對土壤地表溫度及紅龍果始花之影響114/04/01
- 春石斛蘭於20℃模擬貯運之落葉問題探討114/04/01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4期)114/04/01
- 臺南區農改場籲注意花生葉蟬類防治,預防簇葉病發生114/04/01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300期-恭賀!梁正賢農友榮獲第34屆全國模範農民114/03/31
- 畜產專訊-第131期(114年3月).pdf11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