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臺南區農改場籲注意花生葉蟬類防治,預防簇葉病發生
作者:蔡小涵、張淳淳
公佈日期:114 年 04 月 01 日
臺南區農改場籲注意花生葉蟬類防治,預防簇葉病發生
春分已過,天氣漸回暖,在田間已可觀察到葉蟬的蹤跡,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進入落花生簇葉病高風險期,應即早加強田間管理與病蟲防治作業,防堵由植物菌質體引起的簇葉病蔓延,確保作物生育與產量。
落花生簇葉病為一種由植物菌質體所引起的系統性感染病害,典型症狀包括植株矮化、葉片變小、節間縮短、分枝過多,並出現花器葉化等異常生長現象。病株通常無法正常開花結果,嚴重時導致產量大幅減少。因發病初期常呈零星不規則分布,極易被農友忽略,錯失防治良機。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植物菌質體無法經由風雨、土壤或農具傳播,主要依靠葉蟬類昆蟲作為媒介傳播,特別是南斑葉蟬與小綠葉蟬。這些昆蟲具有刺吸式口器,體型小、繁殖快,極易在春季乾燥氣候下大量孳生,因此病害防治的關鍵就在於「控制媒介昆蟲數量」與「拔除病株、清除雜草」,以斷絕感染鏈。
由於目前無法以藥劑直接抑制植物菌質體,臺南區農改場呼籲農友從栽培初期即落實田間巡查與預警防治措施。當發現葉面出現跳躍型小蟲時,應儘速施用核准藥劑壓制葉蟬族群。建議可至「植物保護資訊系統」(https://otserv2.acri.gov.tw/ppm/)查詢落花生或豆科乾豆類登記防治葉蟬的藥劑,並確實遵守安全採收期。農友若有用藥等相關問題可與臺南區農改場植物保護研究室聯絡。
(聯絡人:蔡小涵、張淳淳 06-5912959)
花生簇葉病病徵:葉片變小、節間縮短、花器葉化
需加強田間葉蟬類昆蟲防治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花生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延伸閱讀
- 苗栗農情月刊第304期-114年4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4/02
- 苗栗農情月刊第304期-草莓土壤消毒成果豐碩 示範觀摩秀亮點114/04/01
- 中部地區番椒炭疽病菌之鑑定及其對藥劑與友善資材之感受性分析114/04/01
- 不同比例羽毛堆肥對草花生長之影響114/04/01
- 鮮食葡萄新品種‛台中6號’之育成114/04/01
- 中部地區農民對數位工具使用輔導需求之探討114/04/01
- 不同覆蓋資材對土壤地表溫度及紅龍果始花之影響114/04/01
- 春石斛蘭於20℃模擬貯運之落葉問題探討114/04/01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4期)114/04/01
- 苗栗農情月刊第304期-植醫專欄 生理性缺鈣造成的番茄尻腐病114/03/31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