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品質管理統計分析工具概述
供應優良種子苗是國家與種苗產業的重要任務,透過不斷的育種改良,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使農民的所得增加,也讓人們能不用花費太多的支出就能獲取食物營養與健康。種子品質的優劣也是影響農民生產管理操作與投資收益的重要要素之一;因此,種子公司需根據育種計畫至最終市場銷售等不同階段,建立適合的品質管理措施及操作程序,以維持種苗產品從開發至上市的品質一致性,讓消費者可以購買到符合期望的優質種子;此外,品管系統也能提供企業嚴謹且具組織性的商業營運策略。在整個種子產品週期中,種子檢查是常見的品質監測程序;於1924年成立的國際種子檢查協會(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 ISTA)其宗旨為確保國際間種子貿易之品質,降低貿易糾紛,以及提昇種子檢查技術水準,並建立「國際種子檢查規則」(International Rules for Seed Testing)供世界各國及會員實驗室依循。ISTA成員由種子公司、檢測實驗室及認證機構等三方所組成,能考量科學、商業及管理等不同層面的意見,配合實務上的種子生產品管及種子檢查之所需,開發相關的統計工具並公開於網站上(http://seedtest.org/)供免費下載使用,其軟體多以Microsoft® Office的介面來做開發,便於檢查人員操作分析。
依據ISTA規定,取樣員在取樣時應觀察種子批的異質性,倘若種子批存在明顯異質性時應停止取樣,並且拒絕接受該種子批的樣品。因此,當種子檢查單位或種子公司懷疑種子批的均質性時,異質性檢定可以提供客觀的證明,確保檢測報告能真實反映種子批的品質。而種子批間的相容性檢定可以協助種子公司,判定哪幾個批次生產之種子可以合併包裝出貨,但又不影響整體品質。建議種子公司可善用這兩套統計工具,探討種子包裝處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藉以提升產品品質,維護公司品牌形象與消費者權益。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農藝種苗 > 農藝種苗檢定
- 高粱穗腐病之防治藥劑篩選(中華植物保護學會112年度會員大會暨論文宣讀)113/10/31
- 臺灣種子檢查技術發展與應用113/10/31
- 種子檢查室品質管理與種子健康檢查113/10/29
- 臺灣與金門高粱穗腐病調查及其病原菌對高粱種子發芽的影響(111年植保學會年會)113/10/29
- 育苗場域驗證結合植物病原檢測技術之整合流程開發(2022優質種苗核心技術暨耐候技術發展研討會)113/10/29
- 參與2021 ISTA植物健康線上研討會之心得分享(2021.09 種苗科技專訊 )113/10/28
- 種子檢查室搬新家 再出發!服務不間斷(2016.05.06農委會新聞稿).pdf113/10/28
- 2013臺日農業技術合作-種子檢測技術研習與交流心得分享(種苗科技專訊2014.05)113/10/28
- 31th ISTA Congress Poster - Establishment of Tetrazolium Testing Procedure of Papaya (Carica papaya L.) Seed v1.2.pdf113/01/19
- 參加國際種子檢查協會2018年會暨初始種子檢查實驗室之品管及ISTA認證研習見聞113/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