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牛流行熱油質疫苗研發之小鼠動物試驗稿件修改版
							作者:李燕霖*;
							公佈日期:106 年 10 月 26 日
						
						牛流行熱是由桿狀病毒經蚊蟲媒介傳染的發熱性疾病,臺灣在1967年首次傳出疫情後,平均每2到6年爆發流行一次,為國內常在性疾病,除使牛隻產生高熱、呼吸症狀、關節疼痛等臨床症狀之外,泌乳量亦遽減,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本所製造之牛流行熱不活化疫苗以水質磷酸鋁膠作為佐劑,具有安全性高、可迅速誘發抗體產生的特性,但高峰期持續時間不長卻是缺點,由於牛隻牛流行熱抗體表現與疫情的發生具關連性,為防範牛流行熱疫情造成養牛戶經濟上嚴重損失,著手研發牛流行熱油質佐劑疫苗。以市售合適之油質佐劑與元培科技大學研發之新型佐劑再加上對照組,共計10組於小鼠進行安全性及效力試驗。小鼠間隔2週完成2劑基礎免疫後,於半年後再補強接種1劑疫苗,大部分組別接種後均正常,僅2組注射部位出現嚴重之紅腫發炎反應;牛流行熱血清中和抗體揚升情形則以出現紅腫反應的2種水包油乳劑型佐劑D與T組、無油成分佐劑膠C組、市售礦物油佐劑S組最佳,試驗期間所有抗體力價幾何平均值依序為505.6、474.7、355.3及310.8。未來將繼續進行兔子試驗與牛隻試驗,冀能篩選出安全性高、可迅速誘發抗體產生且高峰期長的佐劑,以取代現有的磷酸鋁膠來製作牛流行熱不活化疫苗,達到有效預防牛流行熱的目標。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獸醫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獸醫類 > 動物疾病
消費者知識庫 > 獸醫類 > 動物疾病 > 牛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防範非洲豬瘟入侵 防檢署代理署長杜麗華於中秋節前赴臺北郵件處理中心視察國際郵包查驗管制措施114/09/26
- 共同防範非洲豬瘟入侵,中秋佳節保護豬豬 勿中「餡」阱114/09/24
- 我國生鮮豬肉出口再傳捷報 獲新加坡系統性認可114/09/23
- 響應2025世界狂犬病日─防檢署攜手雲林縣共築狂犬病防疫網絡114/09/21
- 彰化芳苑蛋雞場確診H5N1高原病性禽流感,請業者落實各項生物安全工作114/09/20
- 防檢署:冬候鳥過境,請養禽業者提高警覺嚴加防範禽流感114/09/19
- 西非國家馬利共和國再度發生非洲豬瘟病例,旅客首次自該國攜帶或郵遞寄送豬肉產品可裁罰20萬元114/09/02
- 防檢署:超前部署,即日起啟動「強化秋冬禽流感防疫措施」114/09/01
- 比較濾袋式與索氏法粗脂肪檢驗方法114/09/01
- 貯存條件對雞蛋品質之影響114/09/01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