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台灣地區咖啡果小蠹 (Hypothenemus hampei) 分離之Isaria javanica CAES1 鑑定與致病性測試
作者:梁鈺平;王泰權;
公佈日期:109 年 11 月 10 日
本研究自台灣咖啡田間感染真菌死亡的咖啡果小蠹 (Hypothenemus hampei) 上,分離到蟲生真菌CAES1,該菌株之菌落為白色至淡黃色或灰色,10–30℃均可生長,25℃菌絲生長速率最快。以光學顯微鏡檢視其無性產孢構造,其分生孢子梗分枝末端著生1–4 個瓶梗,瓶梗細胞長寬約3.7–5.0–6.4 μm × 1.9–3.0–3.5 μm,分生孢子串生,形狀呈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大小約為2.7–3.8–5.4 μm × 1.2–1.6–2.1 μm。以核糖體內轉錄區間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1α gene (TEF1) 及β-tubulin 的核酸序列以最大似然法 (maximum likelihood; ML) 進行親緣關係樹的重建分析,結果顯示本菌株於3 個基因所重建之親緣關係樹均歸類於Isaria javanica 的支系。因此,根據型態及分子鑑定,本菌株應屬於I. javanica。以I. javanica CAES1 之分生孢子處理咖啡果小蠹,7 d 後之累計死亡率為100%,而觀察此菌感染後之產孢過程則發現,此菌於咖啡果小蠹死亡後約2.77 d ± 0.17 d 即可於蟲體表面產生分生孢子。本研究為首篇於台灣之咖啡果小蠹上發現I. javanica 之報告,且本菌對咖啡果小蠹具致病力,未來具有應用於田間防治咖啡果小蠹之潛力。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 MPS花卉永續驗證系統之國際發展暨臺灣花卉產業推動現況報告114/10/23
- 國際花卉產業動態114/10/23
-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158號-2025國產花卉永續韌性發展與應用論壇114/10/23
- 春蘭在蕙蘭雜交授粉親和性與縮短瓶內育苗時程可行性之探討114/10/22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6期)114/10/22
- 水稻也來敷面膜!友善水稻省工減碳之紙蓆插秧栽培田間觀摩會114/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