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農業地景組成對稻田無脊椎動物群集結構與生態功能的影響--12
作者:蔡思聖;許宏昌;徐仲禹;黃國靖
公佈日期:110 年 08 月 19 日
近岸海洋生態系的神秘面紗隨著新社地區農民自發性對珊瑚的關心並與公部門的接觸而偶然揭露並逐漸受到重視,珊瑚因其豐富的樣式與孕育的物種聚落被譽為海裡的熱帶雨林,珊瑚生長的限制因子包含海水溫度、光照強度、底質、海流和水質,其中除了海水溫度與海流外,幾乎皆會受到陸域環境輸出的影響,因此多出現於水質清澈、溫暖且無大型沉積物的硬質淺灘。人為活動如農業或工業將可能改變了近岸營養物質堆疊的自然過程,水體表層生產力雖劇增,底層卻極度缺氧並使沿岸底棲生態系統劣化, 如著名的墨西哥海灣與其他主要大陸沿岸死海的形成,Diaz and Rosenber 2008 年發表在著名期刊Science 的文章中,對於全球性的近海死區(Dead zone)發展趨勢有所預測並解釋可能的生態進程,這些生態系的回復程度視各種水域溶氧閾值表現而定,較低的溶氧逆境將促使食物階能量傳遞效率下降且需耗費更長的時間來復原,唯有控管有機物的源頭是減輕近岸海洋優養化缺氧的重要手段。新社地區因低承載的土地利用型態、出海口並無大型溪流、沿岸地形屬於淺灘與地點接近熱帶等特性,也孕育出珍貴的珊瑚生態,近年來因慢活的農村聚落以及美麗的景觀早已受到許多遊客關注並駐足。除了大尺度氣候的生態衝擊需全球公民努力,未來,本場研究團隊期望透過陸域的持續監測並與在地居民的溝通協力一起共同減少整體生態環境的負荷同時兼顧糧食生產與農村居民生計。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延伸閱讀
- 小米文化傳承 臺東農改場於新園國小辦理食農教育課程114/10/29
- 二期稻作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治114/10/27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