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定蝴蝶蘭黃葉病菌造成壞疽病徵之外泌蛋白
蝴蝶蘭為台灣重要的經濟花卉作物,出口產值為花卉之冠。由 Fusarium solani f. sp. phalaenopsis 所造成的黃葉病常在種植及海運期間發生,是嚴重影響產品價格與品質的病害。然而至今F. solani f. sp. phalaenopsis於F. solani species complex中的親緣關係尚未釐清,以及針對此病害分子層面的研究缺如,因此本研究將19株自蝴蝶蘭分離之F. solani,以TEF 1α、ITS、LSU及RPB2 region 1與region 2五基因片段進行親緣分析,結果顯示蝴蝶蘭分離株形成不同於其他親緣種的單一支序群,與F. solani sensu stricto支序群最接近。經一系列接種挑選出毒力最強菌株FuZ10s進行培養,有趣的是注射FuZ10s培養濾液至蝴蝶蘭葉片上可造成明顯壞疽斑,進一步利用超濾離心管區分濾液中分子大小,結果顯示僅含大於3 kDa分子之濾液注射至蝴蝶蘭葉片上可引起壞疽,接續以硫酸銨將濾液蛋白質沉澱,分別處理proteinase K及trypsin後則減弱誘發葉片壞疽的效力,推測引起蝴蝶蘭葉片壞疽之分子可能為濾液中之蛋白質。後續以陰離子與陽離子交換層析管柱分離培養濾液之蛋白質,結果顯示陰性(Fraction Q)及電中性(Fraction N)蛋白質溶液可引起蝴蝶蘭葉片及圓葉菸草葉片壞疽,進一步經不同批次離子交換層析管柱純化獲得的Fraction N1及Fraction N2,以及使用膠體過濾層析管柱分離Fraction Q而獲得的Fraction Q12,皆可引起蝴蝶蘭葉片及圓葉菸草葉片壞疽,顯示其中存在引起壞疽病徵的蛋白質,之後利用LC/MS/MS鑑定,共鑑定到12個候選蛋白質包括: 一種lipase、兩種proteases、兩種chitinases、兩種catalase-peroxidases、兩種pectin lyases及三種immunophilins。於基因表現的驗證中,除兩種chitinase及一種catalase-peroxidase於感染蝴蝶蘭的病斑中無表現外,其餘基因皆在培養濾液中之菌絲及蝴蝶蘭病斑中有表現,顯示所鑑定之蛋白質可能與引起壞疽有關聯。後續值得進一步探討這些蛋白質在F. solani f. sp. phalaenopsis中扮演的功能及致病的分子機制。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農民輔導與推廣服務- 臺灣蠶蜂昆蟲教育園區榮獲112 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獎113/11/20
- 農業淨零碳排- 地被植物對增加果園土壤固碳之應用研究113/11/20
- 農業生態與國土綠色網絡- 苗栗縣西湖鄉文旦產區長期生態調查113/11/20
- 土壤肥料與農業機械-促進瓜果類作物抗逆境複方微生物堆肥之研發113/11/20
- 生物防治與植物保護研發應用-開發草莓潛伏性病害檢測技術及導入抗感病快篩技術於耐病育種113/11/20
- 蠶蜂及生物技術研發-二化性家蠶種原延長冷藏保存關鍵技術之研究113/11/20
- 夢幻藍之蝴蝶蘭育種(中)113/11/12
- 高屏地區小果番茄防減災措施113/11/12
- 文心蘭自動化水養液噴灌系統介紹113/11/12
- 西瓜栽培管理.pdf1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