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進擊吧!有智慧的大豆--創造出大家都愛的大豆--05
完全地融入當地
其實這可說是一種老種黑豆的「再進化」。
老品種真的非常具有保存價值,以這種宜蘭黑豆為例,經過長年的種植與馴化,已經完全地融入蘭陽的環境與氣候,與當地生活密不可分。
舉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一般的黑豆都必須在二月底之前播種完畢,不然就會因為光敏感問題而不開花、只長葉。「但是宜蘭的一、二月低溫、潮濕多雨,不合適播種,因此當地都是等三月天氣暖和了才播種。」蔡秉芸說,「而非常適應在地氣候的是,這種老種黑豆並沒有一般黑豆的光敏感問題,所以即使到了三月再播種,四月一樣會開花。」
你看,這麼融入當地、適應在地風土的品種就是應該要強化並予以保留啊!
所以即使在沒有農友反映問題的情況下,研究人員仍然主動地發現問題,加以改進並升級,希望育成抗倒伏、產量又好的在地種黑豆,未來合適機械化採收,藉以省工並發展在地特色產業。
宜蘭有著發展地方品種的需求、也想擴大面積,但老種黑豆的性狀讓機械化一直難以成形。」陳正昇表示,「一旦未來新品種出來,就能讓機械化採收成真了!」
找出未來的耐熱品系
育種這條漫漫長路,我們仍在持續進行當中,未來重點是找出耐熱的大豆品種。
花蓮區農改場助理研究員詹凱竣表示,「連續高溫會影響大豆的開花活力,連帶後續的授粉、結莢情況都不好而導致產量降低。」因此從農試所種原庫引進了35種大豆種原,進行著耐熱及抗裂莢的性狀評估。
「我們希望能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找出耐熱的大豆親本,來為極端氣候做好超前部署。」詹凱竣表示。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豆類 > 豆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行銷 > 農業行銷-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農業機電 > 農作機電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發展
- 2023水稻藝術及米食文化論壇 - 水稻智慧農業技術研發與應用112/11/21
- 洋蔥採收機112/11/16
- 可可果實自動剖殼及果殼篩選機械112/11/16
- 苗栗場農情月刊第287期 - 臺灣國際農業暨園藝技術展 本場展現農糧成果加值利用112/10/18
-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111年年報-選育抗病及高產蜜西方蜜蜂之研究112/10/16
-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111年年報-二化性家蠶種原延長冷藏保存關鍵技術之研究112/10/16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加工量產技術再優化 陳吉仲部長給予肯定盼及早應用於產業112/10/16
- 花蓮區農業專訊--樹豆省工機械栽培介紹--03112/10/13
- 花蓮區農業專訊--樹豆省工機械栽培介紹--02112/10/13
- 花蓮區農業專訊--樹豆省工機械栽培介紹--0111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