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天敵於設施甜椒及番茄蟲害防治應用--03
示範過程中分為天敵操作組(T)和農民慣行組(CK)進行防治操作,每組各三棟網室作為三重複,每棟網室0.15分地。天敵操作組以表一內容進行每週監測和防治,農民慣行組則以農民慣用方式---每週皆施用礦物油和苦楝油(無論蟲害發生多寡)。2020年3月定植甜椒一個月後,4月起每週監測上述關鍵害蟲:蚜蟲、薊馬、細蟎的密度,直至10月,期間依據施用天敵和各項有機資材的次數,整理如表2。而甜椒結果後調查果皮為害率,總共調查六次,計算平均完整果實比例。施用天敵和病蟲害防治資材次數可知,若有搭配監測害蟲密度,則可減少施用油類資材的頻度50%以上,以慣行組而言,油類的平均施用次數為18 次,天敵操作組則為7.3次;農民慣行組資材成本平均8,043元,天敵操作組7,065元。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天敵操作組T3棟於過程中出現了斜紋夜盜危害,雖非預期關鍵害蟲,但仍應用其天敵黃斑粗喙椿象進行三次釋放,同時使用蘇力菌將密度壓制,因此該棟防治成本較其他棟高;而另外兩棟天敵操作組半年下來可較農民慣行組減少12,147-14,137元/分地的防治成本,且果實品質與農民操作組相當。
對本次示範的甜椒栽培過程而言,草蛉和小黑花椿象可分別對於蚜蟲和薊馬發揮良好防治的功能,且釋放草蛉幼蟲較草蛉卵效果更佳。惟栽培過程須注意甜椒種苗來源的健康、設施破損的維修、雙層門的屏障及人員進出設施的清潔消毒,以免斜紋夜盜和介殼蟲侵入危害。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營養與肥培管理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果菜類 > 果菜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蔬菜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其他
- 高屏地區茄子病蟲害簡介與防治114/10/27
- 「草莓產業技術擴散論壇」-展現南部草莓發展的潛力與實力114/10/08
- 小果番茄陸續定植 多加留意病蟲害防治114/09/30
- 改良草莓開花期之栽培技術與品種選育 (第1年/全程1年)114/09/11
- 臺南區農業專訊第132期-「2025瓜果嘉年華智慧生產與優良品種交流會」114/08/21
- 風雨過後 作物復耕技術及病蟲害防治114/07/25
- 設施有機洋香瓜適栽品種選擇114/07/23
- 露地番茄之粉蝨防治基準初探114/07/23
-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 85 號-設施甜椒小型害蟲管理案例之探討114/07/22
- 花蓮區農技報導--青蔥新品種「蘭陽5號」--03114/07/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