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吉野一號米-廣植:南國沃野-吉野村與吉野圳--07
作者:范雅鈞
公佈日期:112 年 01 月 09 日
書目
908
經濟作物:甘蔗、菸草
水利灌溉系統尚未完備之前,移民村耕地以旱田為主,移民當局推廣的經濟作物為甘蔗,官方刻意獎勵栽培並予以技術指導開墾蔗園。但是開墾經過一年半,每甲最多收成五萬斤,收入最多百圓,而且種甘蔗秏費地力大,最多只能連作兩年,造成移民沉重的經濟壓力。推廣種植經濟作物,日常維生的糧食稻米,反而得花錢跟周邊的台灣農民購買,而且還是日本移民吃不慣的「乾巴巴台灣在來米」。
除了參與體力勞動賺取工資,也有居民引進日本蔬菜種子在家宅周圍土地種植,每日挑菜去花蓮港市街販售,賺取現金收入貼補家用。「頓時街頭出現販賣青菜的日本年輕女子,這些被稱作﹃阿姊﹄的街頭特色是台灣其他地區看不到的。」清水半平回憶道。原本預留給移民栽種自家用蔬果的家宅周圍土地,因為鄰近花蓮市區消費地的地利之便,反而成為吉野移民村的重要副業收入。
移民指導所附設農場試種稻作、熱帶作物、養蠶小麥等,農民自己也試種薄荷、寥藍等,希望找出適合栽種的作物品種,成績都不盡理想。同時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首次引進美國種黃色煙草,第一批決定在吉野村試種,一九一四年在村內設置小型乾燥場,由技手奧脇由次郎和雇員栗原乙松常駐指導,試種試作成果良好,一九一六年種植面積已達到六甲半,每甲收入居然高達七百五十圓。移民認為有利可圖,每年都跟專賣局爭取增加契作種植面積。菸草種植獲利超過甘蔗、稻米,受到移民歡迎,也成為移民村主要經濟作物。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遺傳與育種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農業資訊
延伸閱讀
- 花蓮區農情月刊--行政院 卓榮泰院長蒞臨有機農業研究中心 期待中心實踐有機農業發展與國際鏈結113/11/08
- 花蓮區農情月刊--水稻害蟲黑椿象 預防大作戰113/10/25
- 花蓮區農情月刊--標靶治療、精準省工 本場開發無人機GPS定位赤眼卵寄生蜂球投放技術113/10/25
- 花蓮區農業專訊--農業部新聞 破解!漲公糧迷思113/10/08
- (73卷3期)台灣農業研究113/09/30
- 花蓮區農情月刊--年度試驗考評 本場轄區走透透113/09/03
- 花蓮區農情月刊--有機農業科研策略工作坊 農業部所屬機關共同研議有機農業未來研究方向113/09/03
- 花蓮區農情月刊--水稻品種再添生力軍本場育成新品種 花蓮27號正式命名成功113/09/03
- 花改場--「柚見早收百分百 好鮮原味作伙來」文旦早收技術成果發表113/09/03
- 花改場--標靶治療 精準省工-無人機GPS定位投放赤眼卵寄生蜂球技術113/09/03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