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情月刊--林志忠老師來場分享 小米生物文化保存與復育推廣經驗與心得--01
作者:編輯部
公佈日期:112 年 03 月 24 日
期刊
786
從詩經的握粟出卜,到現在仍是原民部落祭儀中舉足輕重的角色,小米從來不僅飽腹那麼簡單,其背後濃厚的民族文化、經濟與生態意涵,是原民傳統作物保種、育種及機能等研究值得反覆探討之處。因此本場2月14日邀請長期進行小米等民族植物之生物文化保存與復育推廣的林志忠老師,來場以「返穀,小米保種與復育」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林志忠老師表示,小米是典型的旱田糧食作物,也代表了東方文明。小米面積過去在臺灣至少有2萬公頃,被稱為巨人身上的黃金腰帶,但因為部落逐年向低海拔地區遷徙,鳥害嚴重導致小米減產,加上進口小米的衝擊、種原及生產者的消逝等原因,目前臺灣小米面積減至300公頃。
小米面積大幅減少,影響層面除了人類飲食文化的改變、部落民族語彙及祭儀文化消失,還包括因為食物鏈瓦解、棲地轉移造成生態系的崩解。但也因為臺灣豐富的原住民族群及其傳統族語,讓小米保種與復育有最直接且可靠的依據。根據原民母語自古流傳下來的小米各品系名稱,即點出了小米的特徵或生長特性,例如特別細長(頭飾的一種)、飽滿的、黑的、很硬的或者是快速生長的…,隱藏著小米的分類、利用、起源等訊息密碼。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其他雜糧作物 > 其他雜糧作物-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 其他-其他
延伸閱讀
- 花蓮區農情月刊--恭賀113年臺灣稻米達人全國賽 玉里鎮楊朝富、富里鄉黃章德及范志豪農友 榮獲非香米組銀牌、冬山鄉馬啟亮、玉里鎮黃紫沂農友 榮獲香米組銀牌113/11/08
- 花蓮區農情月刊--本場與興大共同辦理有機農業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國際研討會113/11/08
- 花蓮區農情月刊--行政院 卓榮泰院長蒞臨有機農業研究中心 期待中心實踐有機農業發展與國際鏈結113/11/08
- 花改場--花改場為貓公部落族人建立酒麴植物保種技術及食品衛生安全觀念113/11/08
- 花改場--花改場部落學堂進入山里十六家 為族人建立保種圃及繁殖技術113/11/08
- 小米常見種傳病害介紹(2023.09 種苗科技專訊)113/10/28
- 花蓮區農情月刊--文旦早收地3年成效越來越厲害 輔導農友數量及推廣面積都倍增更納入35為原民農友、擴大產業效益113/10/25
- 臺灣地區西方蜜蜂精子種原庫建置 (第3年/全程4年)113/10/23
- 花蓮區農業專訊--花蓮原鄉傳統農耕智慧數位典藏與推廣--02113/10/08
- 花蓮區農業專訊--花蓮原鄉傳統農耕智慧數位典藏與推廣--0111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