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馬鈴薯晚疫病介紹
作者:王照仁
公佈日期:112 年 04 月 25 日
推廣文章
1356
文圖/ 王照仁
馬鈴薯晚疫病是一種由疫病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可侵染茄科作物( 如馬鈴薯及番茄) 的葉片與莖部,初期受感染植株組織呈現水浸狀褐化病斑,爾後病斑快速擴大並造成組織壞死,嚴重時植株會出現萎凋、葉片焦枯及死亡,嚴重影響作物生長、發育及產量,屬全球性茄科作物之重要病害。該病原菌透過菌絲或卵孢子殘存於馬鈴薯塊莖或其他茄科作物組織中,作為該病害的初次感染源,隨後在田間利用風雨飛濺來傳播孢囊或遊走孢子作為二次感染源,而環境溫度則是重要的調控因子(16-22℃產生孢囊,12-15℃則刺激產生遊走孢子)。因此在低溫與高濕環境下最適合該病害的發生與擴展,而臺灣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已有相當長的歷史,早於民國8 年即被正式紀錄,對國內馬鈴薯栽培業者而言,在產量與品質上為重要限制因子與威脅。現階段臺灣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策略仍以化學藥劑防治為主,但由於長期使用農藥易導致農藥殘留及菌株產生抗藥性等問題,因此需要尋找其他防治方法。近年來,國內已有許多專家學者透過作物育種或生物防治等策略,研發出耐/ 抗晚疫病的馬鈴薯品種與相關微生物製劑產品,以期能夠更好地控制疫情。農民則可透過改善栽培技術與適當的肥培管理,提升馬鈴薯抗/ 耐病能力外,對於已經感染的馬鈴薯,需盡速採取對應措施,如施藥或移除罹病植株,可有效降低病害對產量的影響。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農民輔導與推廣服務- 臺灣蠶蜂昆蟲教育園區榮獲112 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獎113/11/20
- 農業淨零碳排- 地被植物對增加果園土壤固碳之應用研究113/11/20
- 農業生態與國土綠色網絡- 苗栗縣西湖鄉文旦產區長期生態調查113/11/20
- 土壤肥料與農業機械-促進瓜果類作物抗逆境複方微生物堆肥之研發113/11/20
- 生物防治與植物保護研發應用-開發草莓潛伏性病害檢測技術及導入抗感病快篩技術於耐病育種113/11/20
- 作物改良、栽培技術及產品研發-抗白葉枯病水稻品種- 苗栗3 號113/11/20
- 蠶蜂及生物技術研發-二化性家蠶種原延長冷藏保存關鍵技術之研究113/11/20
- 水稻稻種繁殖一貫化機械作業,臺南農改場辦觀摩會秀成果113/11/20
- 運用智慧化茶園管理及新型加工製茶技術 以「臺灣製造,品質第一」為目標攜手開創新局113/11/18
- 機採茶菁結合茶園智慧化管理 韌性技術為茶產業布新局113/11/18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