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情月刊--農業剩餘物資再循環 畜牧處與本場訪視花蓮農牧產業
作者:編輯部
公佈日期:112 年 08 月 25 日
在有效的利用下,農業沒有廢棄物。循環農業可轉化剩餘資源,再創新價值。為了解花蓮畜牧業剩餘物資再利用情形,以及完善農畜業剩餘物資處理場域,本場7月11日邀請農委會畜牧處張經緯處長及團隊,參訪花蓮瑞穗吉蒸牧場及玉里東豐拾穗農場及堆肥場。
吉蒸牧場為全臺大二大牧場,與會內畜產試驗所合作,建置牧場剩餘資源全循環利用示範場域。目前牛隻所產生的沼渣沼液,都經過適當處理澆灌種植牧草,再回饋為養乳牛。未來將設置新場域以沼氣發電,充分利用剩餘資材轉化為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
東豐拾穗農場於民國87年設立了花東第一個堆肥廠,收集農場內的稻米、雜糧及文旦剩餘資源,搭配全臺的禽畜糞、廢棄菇包等剩餘資材,生產3支有機肥料。近年因為生雞糞問題,農場也將配合政策,著手生產腐熟雞糞肥,但面臨現有設備老舊、新產品開發設備不足問題。
農場總經理曾國旗表示,農業缺工問題嚴重,尤其是堆肥場更難請到人力,未來機械自動化是必然方向,因此他希望農委會給予經費協助。張經緯處長表示,東豐拾穗農場是循環農業中的優秀範例,在雞糞加工產製設備部分,將會全力協助,在堆肥設備更新部分,畜牧處也會帶回去仔細評估。
近年農委會推動循環農業,輔導全臺設立相關場域。目前東豐拾穗農場循環場域建置完整,本場為提升循環減碳效益,將農場生產的有機稻米及大豆格外品,在宜蘭大學鄭永祥老師協助下,調製成有機禽畜可用的飼料,不但是非基改也符合有機飼料規定,促進有機雞蛋高經濟產業的發展。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 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 > 農產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
消費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 環境生態類-其他
延伸閱讀
- 花蓮區農情月刊--循環農業的小尖兵 本場展開養殖試驗黑水虻114/06/05
- 花蓮區農情月刊--循環農業再提升 本場輔導紀元農莊發展循環場域114/06/05
- 花改場--花改場開設農民學院土壤肥料專班 學員受益良多114/06/04
- 日本溫室氣體連續監測相關技術研習114/04/24
- 地被植物對增加果園土壤固碳之應用研究 (第1年/全程3年)114/03/13
- 花改場--全國首件碳標籤加工蔬菜即將誕生-乾金針碳足跡知多少114/02/24
- 葉蟎天敵:長毛小新綏蟎的田間應用技術114/01/21
- 菇類與淨零113/12/07
- 不同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培養杏鮑菇及其成分比較113/12/02
- 花蓮區農業專訊--有機農業好幫手 種植原生野花、建棲架天敵昆蟲、黑翅鳶來幫忙囉!113/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