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專訊--利用補光技術改善宜蘭秋冬季有機蔬菜育苗品質--02
運用補光技術改善宜蘭秋冬季低光有機蔬菜育苗之品質
宜蘭地區秋冬季霪雨,設施內日光積值僅約1.8~5molm-2d-1,而溫帶地區冬季日光積值約3molm-2d-1。位於溫帶地區的荷蘭冬季光照不足,限制作物生產,因而溫室冬季進行補光栽培作物情形普遍。而宜蘭冬季日照條件有時甚至比溫帶地區差,作物栽培有進行補光之需求。因應宜蘭地區秋冬季連續霪雨,日照嚴重不足,造成蔬菜育苗生長不良及徒長等問題。本場運用補光技術改善蔬菜育苗生長不良及徒長問題,並促進葉面積與根系生長,顯著提高壯苗指數及絕對生長速率,改善蔬菜育苗品質,並可縮短育苗時間約三分之一,提升溫室使用週轉率約50%。
本場進行有機蔬菜育苗多種補光處理試驗,包含不同光譜及光強補光試驗處理。試驗結果顯示,不同蔬菜種類所需之最適補光條件不盡相同,但各補光處理均可顯著提高壯苗指數及絕對生長速率,改善蔬菜育苗品質及縮短育苗時間。
以小白菜'蜜雪兒'為例,補光處理C效果最佳,壯苗指數為對照組3倍,抑制下胚軸長度最顯著,下胚軸長度僅為對照組之45.7%,絕對生長速率為對照組2.16倍。補光處理可顯著促進小白菜苗葉面積及根系生長,經補光處理地上部鮮重可增加26~50%,地下部根系則增加63~223%。
因植物無法像動物那樣,遇到不適合的環境可以快速移動離開,也可以主動尋覓食物。植物為生產者也就是自營生物,吸收太陽光藉由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除自身生長發育利用外,亦供異營生物取食利用。而陽光如同植物的食物,植物為覓食尋求陽光,演化出一套感知周圍環境光條件的受體,如感知到遮蔭即快速啟動一系列複雜的生化生理反應,即植物之避陰綜合症(避陰效應;避蔭反應;shade avoidance syndrome;SAS),以求儘速逃離遮陰低光環境,尋找更多的光源生存。植物產生避陰綜合症之形態與生理變化,包含下胚軸、葉柄及莖的加速伸長,節間拉長,強化頂芽優勢與向光性,分枝減少、根系生長不良,形成徒長形態,以及提早開花、加速老化、防禦系統減弱、易感病蟲害、減少根部有益微生物共生、產量減少等。誘發植物徒長及產生避陰綜合症的因素,主要為低光,而高濕(高水分潛勢)及高溫環境,均會加劇徒長等避陰反應之徵狀。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葉菜類 > 葉菜類栽培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葉菜類 > 葉菜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蔬菜作物-其他
- 設施應用於蔬菜生產之思維114/10/27
 - 花蓮區農情月刊--國際交流 夏威夷辣椒專家Dr. Michael Kantar來場114/07/08
 - 花蓮區農情月刊--延續地方重要特色農產業 本場研發白頭韭菜省工機械作畦+移植+多功能管理功能更完備!114/07/08
 - 花蓮區農業專訊--有機食用百合儲藏技術改進--02114/06/05
 - 花蓮區農業專訊--有機食用百合儲藏技術改進--01114/06/05
 - 花蓮區農情月刊--大同四南坡地農業 種綠肥避連作、保肥力114/06/05
 - 花改場--氣溫漸高 慎防青蔥甜菜夜蛾114/06/04
 - 植物醫師專欄-薑的病害防治:選用健康種苗是關鍵114/05/29
 - 洋蔥產業一貫化機械作業示範觀摩會114/05/29
 - 2025瓜果嘉年華登場! 臺南農改場攜手種苗協會 推動智慧生產與優良品種技術交流114/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