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乾旱逆境之馬鈴薯栽培策略(種苗專訊)
馬鈴薯因具適應性廣、單位面積產量 高、生育期短且具彈性等特性,有利於作 物生產排程,適合與其他主要作物輪作, 至今已成為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 發展中國家產量更佔世界馬鈴薯總產量一 半以上,呈現在農糧需求的重要地位,根 據 FAO(2019) 資料指出全球產量達 370 百 萬噸、栽培面積 1,734 萬公頃。在臺灣, 農糧署農情報告資源網 (2020) 說明,我國 馬鈴薯栽培面積已達2,645公頃,產量為5.2 萬噸,主要產區分布於臺中、雲林及嘉義。 近年來,因氣候變化劇烈,導致水 分供應困難,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乾旱 與降雨不均已成為嚴峻的世界性問題,李 (2011) 指出當前全球乾旱區域約占總可耕 面積的 43%,可耕地區同時亦受季節性乾 旱或其他難以預期的水分供應影響,造成 農業生產上的困難。我國於 109 至 110 年 期間因缺乏颱風供應雨水,導致水源供應 不足,除使工業與人民生活受到影響外, 農業生產更因此受限,造成休耕面積大幅 增加,農民損失嚴重。 作物栽培過程中,水分逆境限制作物 生長,在生育表現上,主要為根系無法有 效吸收土壤水分,進而限制植物光合作用 進程和冠層葉片的葉綠素含量,致使作為 積儲的器官,營養運移受限制,導致植物 生育受阻與死亡。學者 Monneveux 等人 (2013) 指出馬鈴薯相較於多種禾穀類作物 如水稻等,耐旱表現較佳,但卻屬於乾旱 敏感的作物,主因為根系分布較淺且多分 布於土表,因此對於水分脅迫後,恢復能 力較低且易受到供水不均與劇烈變化所影 響。學者 Turner (1986) 指出作物應對乾旱 逆境的耐性可分為 (1) 減少作物缺水或脫 水模式、(2) 提高作物對缺水的耐受性、(3) 提高水分應用效率等。因此本篇文章收集 相關文獻與報導,在針對乾旱逆境的對應 策略,介紹馬鈴薯耐旱相關性狀選拔與栽 培模式調整等,提供因應缺水逆境的栽培 管理與應用方法,作為參考。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農民輔導與推廣服務- 臺灣蠶蜂昆蟲教育園區榮獲112 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獎113/11/20
- 農業淨零碳排- 地被植物對增加果園土壤固碳之應用研究113/11/20
- 農業生態與國土綠色網絡- 苗栗縣西湖鄉文旦產區長期生態調查113/11/20
- 土壤肥料與農業機械-促進瓜果類作物抗逆境複方微生物堆肥之研發113/11/20
- 生物防治與植物保護研發應用-開發草莓潛伏性病害檢測技術及導入抗感病快篩技術於耐病育種113/11/20
- 蠶蜂及生物技術研發-二化性家蠶種原延長冷藏保存關鍵技術之研究113/11/20
- 夢幻藍之蝴蝶蘭育種(中)113/11/12
- 高屏地區小果番茄防減災措施113/11/12
- 文心蘭自動化水養液噴灌系統介紹113/11/12
- 西瓜栽培管理.pdf1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