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發芽-花蓮原住民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砂荖部落--05
•Pangcah
莎草長滿之地-砂荖部落
‘oway黃藤
學名:Calamus formosanus
黃藤的莖葉上長滿了倒刺,當生長到一定高度之後,新長出來的葉勒如鞭狀會隨風擺動。順勢勾住一旁比自己高大植物的枝幹,攀附著往上生長,伸展直至樹冠層。那如藤蔓般的莖葉,在生長過程隨著環境而能伸屈。黃藤底下退去刺的莖蔓,經過剖、晾曬等處裡後,廣泛的使用於生活上的各種所需,從日常器物的編織到家屋建築時重要的綁繩,黃藤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此外黃藤心煮湯更是阿美族宴客招待貴賓才會端出的料理,一趟入山採集,才能採集到短短一截黃藤心。族人總在節慶前或是需要時入山採集黃藤,取黃藤心來食用。
農事管理:入山採集黃藤並不容易,因此光復地區,開始有人將黃藤移到自住家附近種植。族人最初是從山裡採集黃藤幼苗回來種植,但存活率不高。撿拾黃藤果實回來自行培育,他們將果肉去除剩下種子,在冬天時像浸泡稻穀那樣,用麻袋浸種等待發芽,種子發芽的時間需要很久,有時會長達一個月。剛生出小苗的黃藤生長非常緩慢,此時要注意環境的保濕,需要時加蓋黑網,避免日曬。從冬季撿拾果實,仔細照顧黃藤發芽到小苗成長到大約30公分高,大概要花去一年的時間,才能移植到附近田地上種植。將黃藤種植在平地,採集藤心要比入山採集方便許多。
採集智慧:入山採集藤心十分不易,山林的藤心經常攀附在樹梢最高點。經常需要眾人合力才能完成,是族人合作與智慧的展現。
飲食文化:藤心煮湯是一道結合了汗水,得之不易的美味,從採集到除刺,無一不是族人智慧的累積。剛採集下來的黃藤心,生吃時咀嚼起來僅有淡淡苦味,且飽含水分,清脆中帶著山林的氣息。藤心除了煮湯,還能帶皮火烤,不同的吃法,可品嘗藤心的各種滋味。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 農業推廣教育-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產業文化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本場廣告訊息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107年11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本場新進人員介紹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新型態農業耕作觀摩會》充分發揮"共享經濟"的核心精神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107年北部地區甘藷栽培管理技術暨產業輔導研討會活動紀實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農業技術諮詢服務暨傾聽人民心聲座談會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健康有禮-有機(轉型期)黑豆茶包上市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用手機找農機 農耕省工一把抓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1期-------------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閉幕 凝聚各界共識 打造全民農業113/11/22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232期-------------本場廣告訊息11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