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紅棗銹菌斑為葉片自然老化之現象
作者:劉東憲
公佈日期:113 年 08 月 01 日
推廣文章
698
紅棗為鼠李科落葉性果樹, 1875年自廣東省潮安縣引進苗栗公館地區種植,中國共紀載三種會引起紅棗銹病的病原菌,但葉片銹斑情況和苗栗公館的發病有所不同,臺灣的紅棗銹菌(Phakopsora zizyphi-vulgaris)最早由R. Suzuki(鈴木氏)於1907年記錄,從民國89年一篇文章「推測」感染紅棗銹病會造成葉片黃化掉落,並影響果實收成,直引述至今,但當時卻無完整的致病性試驗與調查記錄支持與佐證。
為補足相關研究,本場經田間調查發現3月萌芽至5月底尚未見到發病情形,直至於6月後才可見少數園區葉斑零星發生於成熟葉,但卻在採收期後(8月)成熟葉全面(100%) 發生,同期上位營養枝幼葉卻又不感染,由此可見葉斑極有可能是成熟轉為衰老時才逐漸顯現,而非感染造成;又經本場測試該菌夏孢子,均難以發芽且經葉片接種的致病性測試又不發病,連病菌成葉片過敏性(HR)反應都未發生。本研究結果難逕以認定該菌夏孢子為病原菌,不足以支持紅棗銹病是造成紅棗葉片提早老化掉落的觀點反而像是該菌斑發生應為成熟葉片回流果實或樹體養分消耗時,葉轉換老化顯現出菌斑的自然現象,即為葉齡老化併發症,葉片因老化而易掉落。經初步觀察於強整枝、未適當排水園區會促使菌斑於6月提早發生,故針對該菌斑提早顯現時,應注重是棗樹種植環境與原有管理方式是否影響健康,精進管理技巧,而不是針對該症狀施用藥劑。此研究成果亦於113年植物病理學會年會論文宣讀公開發表。
知識樹分類
生產者知識庫 > 園藝類
生產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生產者知識庫 > 土壤肥料類
生產者知識庫 > 環境生態類
生產者知識庫 > 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農民輔導與推廣服務- 臺灣蠶蜂昆蟲教育園區榮獲112 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獎113/11/20
- 農業淨零碳排- 地被植物對增加果園土壤固碳之應用研究113/11/20
- 農業生態與國土綠色網絡- 苗栗縣西湖鄉文旦產區長期生態調查113/11/20
- 土壤肥料與農業機械-促進瓜果類作物抗逆境複方微生物堆肥之研發113/11/20
- 生物防治與植物保護研發應用-開發草莓潛伏性病害檢測技術及導入抗感病快篩技術於耐病育種113/11/20
- 作物改良、栽培技術及產品研發-抗白葉枯病水稻品種- 苗栗3 號113/11/20
- 蠶蜂及生物技術研發-二化性家蠶種原延長冷藏保存關鍵技術之研究113/11/20
- 設施蘆筍智慧栽培數位服務平台及智慧藥肥施作系統觀摩會113/11/18
- 「資源循環再生利用 禽畜糞堆肥提升落花生生產效益循環場域示範觀摩會」活動紀實113/11/18
- 臺南區農情月刊341期-資源循環創新 禽畜糞堆肥應用於 落花生 耕作113/11/15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
知識家關聯文章